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创建于新中国初期的国内美术馆并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美术馆,大部分时间里,它们只是被用来陈列美术作品的展览馆,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包括上海美术馆在内的国内各家美术馆往往都面临着向现代美术博物馆的转型。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种“现代美术博物馆”的转型之路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美术馆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美术馆的现代化,应该指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对美术博物馆这一文化设施的国际认同,包括建筑设施的科技化、功能转换的科学化以及运作管理的规范化。
在西方,由各种不同性质的美术馆构成的艺术展示与收藏体系,已经成了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艺术的重要途径。而在中国,伴随着各大城市的都市化进程以及城市文化生活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也逐渐开始接受并习惯于将参观美术馆作为看电影、逛公园、购物之外的另一种热门的休闲方式,尤其是当他们面对一些具有公众号召力的美术展览时更是如此。应该说,今天的中国各大城市的美术馆,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文化新的组成部分。
于是,对于当下的美术馆建设而言,在硬件设备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培养公众的美育习惯的职能。而这一职能,随着2011年上半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各公立美术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得到凸现。从今往后,参观美术馆将会成为一种时髦的习惯,人们对于美术馆的要求,也将不仅仅满足于看一个展览来打发时间,而是期望一个更充实、丰富、能够激发他们艺术兴趣同时愉悦身心的空间与平台。因此,作为一个公立的、综合性美术馆,正在面临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美术馆承担着提高公众艺术修养、丰富公众文化生活的责任,另一方面,她又面临了更多的硬件投入、政策倾斜、以及随之而来的更高的要求。美术馆必须向高端、综合、全覆盖发展,需要满足更广泛人群的审美与精神需要。
时至今日,站在公共展示平台顶端的公立美术馆将不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同性质的美术馆在展览内容、服务、硬件设施等各方面的挑战,面临着从专业领域、学术地位、公共服务、影响覆盖等各方面全面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还将面临着方兴未艾的艺术园区、各类曹利与非营利性的艺术机构在空间展示领域的异军突起。在这两者的双重包夹下,如果美术馆不能做到不断地苦练内功、自我完善,便将毫无意外地面临被单质化、经典化甚至逐步边缘化的结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以当代艺术为代表的新艺术形态的蓬勃发展,以装置、影像、多媒体为代表的艺术形态的拓展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又注重研究、收藏与教育领域的全面性与前沿性的美术馆而言,也意味着从硬件、软件、人才、管理到系统整合的全面要求。
因此,一方面,广大观众视觉经验的日益丰富与提升对于美术展馆的“空间”(包括物理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与艺术传播新兴趋势也要求美术馆在未来的日子里致力于美术馆平台的拓展。今天,人们越来越呼唤美术展览馆向现代美术博物馆转型,这既是对于空间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对于现有的美术馆在建设上的要求。
或许在过去,关于美术馆建设与定位的话题,更多是着眼于在其他的公共空间与媒体形态中通过某种转借的形式来完成美术馆艺术展示功能的延展,即通过空间的改造来完成一个“liSle,J-@”、“破墙的”美术馆的功能塑造,而这一行为本身的背后,则暗示了美术馆应有的社会功能的缺席。当然,这种局面的产生既有若干客观的具体原因,也是我们进一步完善建设的出发点与基础。然而,在今天,我们提出建设一个现代美术博物馆,更多是从美术馆完善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美术馆的功能建设、健全美术馆的服务体系与软硬件建设、丰富美术馆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宣传工作,在展场空间与展示时间的限制之外延续美术馆与展览的宣传辐射效果,从而构建一种多元的、持续的影响力。美术馆在机制转变与职能建设的过程中力争做到在展览计划、教育规划、活动策划等各方面的计划性与系统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展览穿插与线索梳理更为清晰,宣传推广与教育活动更为充分,衍生产品与相关出版的计划安排上更为深入具体。
第二,在具体内容上,美术馆将进一步以现有的学术特色与馆藏研究为基础,以上海美术馆为例,将突出“海派传承与当代转化”、“当代艺术与公共认知”、“国际视野与本土角色”三大主要线索,注重各个已经开展的研究选题的系统性、持续性,强化选题与展览的问题意识,注重学术研究与展览呈现、学术成果与教育推广、学术广度与专题深度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第一,从理念上说,需要所有的美术经典展览的品牌建设。馆人进一步把专业意识、服务意识深入脑海、达成共识。2011年美术馆行业进入免费开放的新局面,这将在无形中增加美术馆现有的空间与人员的工作压力。这就需要全体美术馆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群策群力,在维持正常运转的同时使所有由不同原因进入美术馆的人员最终都能够有所获得。与此同时,伴随着全面开放而来的全额拨款,如此,不仅要求打破展览物理空间的固有限制,而且需要进一步打破美术馆的心理空间与传统观念形成的壁垒。十年前,上海双年展以在公立美术馆落地的姿态实现了一个具有鲜明国际特色双年展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实现了当时酝酿了十多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公众。今天,美术馆要进一步承担起为前沿艺术对接公众,为公众推介前沿艺术形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进一步消融掉由门户之见、体系之见、畛域之见构成的美术馆的“观念围墙”。
在打破美术馆“观念围墙”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重塑美术馆的立体的学术形象。这里所说的重塑,不仅是在学术板块上的多元综合与深化挖掘,同时也包括在学术研究的形态、馆藏结构的优化与深入研究,以及相关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公众宣传与推广。今天,我们以“美术博物馆”的标准来要求美术馆自身的学术建设,一则,为了强调建立扎实、专业、深厚的美术馆典藏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美术馆区别于其他一般性的展示空间的关键,更是沟通展览、研究与教育的桥梁。二则,为了进一步打造美术馆平台上的学术综合体。今天西方的学术界,颇有对关于“博物馆的美术史”与“大学的美术史”之间二元对立问题的诘难,即认为前者更多地纠缠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以及艺术的社会学意义的阐释与运用,而后者则被认为更多地沉迷于艺术本意及其美学意义的追问,而极少涉及作品的外延探讨。
即使对于同样一个艺术个案而言,两种思路的侧重点与关注领域也大不相同,往往互相涉及但殊少合作。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开放的美术馆,作为一个更具有包容性与公共性的平台,将在艺术研究的学术合作上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学术综合体的美术馆,不再仅仅是以策划一个面向公众的艺术展览为终极目标,而是更多地致力于构建以展览为核心的学术研讨、论坛、讲座、出版等构成的系列性的学术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美术馆的学术研究力量将有机会与来自高校与其他机构的学术力量一起,采取展览策划与学术研究人才的引进、兼职、合作的形式,形成美术馆人才培养与学术队伍建设的互动机制,形成一种更综合、更兼顾多元立场、更具有可操作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生态。而这种生态的建立,将进一步有助于将美术馆建设为当下艺术研究的新的学术中心。
第三,从空间转型的角度上,今天的美术馆建设,不但需要“破墙”,而且需要“扩容”。从物理空间上看,国内目前大中城市的美术馆、往往选择坐落于市中心、交通便利而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中,这在保证了参观便捷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理空间的扩容,限制了参观流量与展示规模。所以,今天的美术馆往往选择了空间拓展、品牌辐射与媒介拓展多管齐下的扩张道路。这其中包括:在大中型城市中,往往在新兴的城市副中心或地域性的人员密集的中心区域寻找新的建筑空间,并根据内容、形式与侧重点的不同等规划差别性的区域联动的美术馆群。与其他重要社区空间、艺术文化区域的合作过程中,以品牌辐射、管理输出、学术支持等各种形式达成美术馆的无形资产的辐射与增值。此外,积极利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平台与其他多种传播媒介与途径,积极构建永不闭馆的网络美术馆,同时作为美术馆实体展览的延伸、提供实时、高效、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也是实现美术馆多元化的空间改造的重要途径。
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公众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正在私密化与公共化的两极张力中朝前飞奔,人们已经可以在家中的私密空间与个人终端上完成与网络以及公众传播之间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伴随着市民的文化体验与视觉经验的极大丰富,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要求相对地表现为更综合化、娱乐化、体验化。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开始呼唤教堂、影院之后新的公共空间。 在不久的将来,美术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这样的职能。一则,艺术的纯粹性及其美学意义使得它在今天的都市文化生活中更多地承担了愉悦心灵与精神享受的重任,广义上的“以美育代宗教”正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成为现实;二则,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创作形态与呈现方式又极大程度地切入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不仅与公众生活的常设空间发生关系,通过一种类功能性的植入来完成作品的社会意义,并与当下人们主流的文化娱乐方式,如游戏、影像、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形态发生关联,进而勾连起更多的文化想象与视觉联想。
可以这样说,美术馆正处于从美术展览馆向着美术博物馆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美术馆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以展示现当代艺术为主的,集展览、典藏、研究、教育、国际交流和服务功能为一身的,向社会提供公其文化产品、发挥公共文化传播功能的综合性现代美术博物馆,尤其是她的载容与形态的转变使其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代美术博物馆将涵盖展示空间、影视与媒体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新时代特征,将更好地构建起新的都市文化生活的形态,同时进一步更新人与空间、人与艺术、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共存、互动与交流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的中心。
21世纪,一个属于美术馆的时代大幕正在缓缓拉开。
【编辑:汤志圆】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