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难觅图录费踪影
老田在无锡的中招,典型反映了那些主要靠骗取图录费而活着的小拍卖公司的蒙人套路,即采取"虚假鉴定、高估藏品"的花招欺骗卖家送拍以套取高额图录费。
据《法治周末》记者调查,这些公司骗取图录费的步骤大概是:
第一步,通过行内或古玩网站上搞到藏友的电话,然后跟你联系,说你的东西如何如何好,有卖相,可以上拍,然后再鼓吹自己的公司如何如何强,买家如何如何多,把藏友从天南海北骗过去。
第二步,如果你去了,不管你的藏品是真是假,他们的"专家"总是给你高报出连你自己都想不到的估价,而这样的夸大蛊惑,很容易让你落入他们的圈套,因为其目的就是哄你高兴,然后就说要鉴定费,一件100元至200元或者更高。
第三步,他们说你的藏品可以上拍,但为了巡回展览,或重点推荐你的藏品,要按照起拍价收取百分之一二的图录费或宣传费。
收了拍品,怎么办呢?老陈说,有些拍卖公司根本就不组织拍卖,你的藏品放那里一年后,他们就通知你去取回,理由是流拍了。
有的公司,为了长远打算,就要继续走第四步,即快速地预展和拍卖。他们也会效仿正规拍卖公司,选择星级酒店做预展和拍卖!老陈说,那只是走过场。大多数的拍卖公司收取藏品几千件,一天时间就拍卖完。他说,这样的拍卖会,一分钟能过五六件拍品,拍卖师就是只管照单念拍品编号和价格,根本不介绍拍品的特征,买家还没有看清楚拍品就已经闪过了,公司通知是两天的拍卖时间,但是实际上不到一天时间就把拍品全部"拍"完了(准确地说是"念"完了)。记者曾到北京的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卖现场观察过,发现4000多件藏品,上午、下午各两个半多小时就拍完了。拍卖会上坐着的主要就是送拍人及一些托儿,极少有买家。
曾莙是鲁南人,在类似的小拍公司干了几年,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次拍卖会,如参拍作品为3000件,一般每件拍品起码收取500元图录费。即使拍品全部流标,也有150万元的利润。而拍卖公司的支出主要有10多万元的图录印刷费,在三四星级宾馆三天场租金十几万元,这样算下来,就有120万元的净收入。一年如果搞四场拍卖会,就有近500万元的进项。如拍卖会选在一般宾馆或文化宫这样的地方举行,费用更低。而如果拍品拍卖成功,拍卖公司还要向买卖双方各收取10%至12%的佣金。
老陈和老田都说了一个细节,这些公司收取宣传费或图录费,都不写在委托合同里,而只是给送拍人一张收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