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
秋拍古籍善本专场将推出150余件拍品,包括元建宁刻本《道园学古录》、明代刊本《乐府诗集》、元代刊本《文心雕龙》等等。
元建宁刻本《道园学古录》版本考
虞集既是元儒四家之一,又是元诗四家之一,其作品被后人所推崇。在明景泰翻刻本元欧阳玄序中言“斯文与造化功用相弥,纶国家气象表里……其著作法度谨严,辞指精覈,即以他日斯文之任归之”。明郑达在重刻道园学古录序中言“邵庵先生在胜国时以道德文章雄海内”。明万镗在嘉靖刻本重刊道园学古录序中称“虞文靖公在元殆所谓文中之豪杰邪”。
明、清以来各大藏书家无不以收藏其著述为荣,竞相标榜,这在吴兔床《拜经楼藏书志》、杨氏《海源阁藏书志》、卢氏《抱经堂藏书志》、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志》、陆氏《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续跋》、繆氏《艺风堂藏书续记》、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等目录中历历在目。从虞集弟子李本《道园学古录识》中知《道园学古录》最早的刻本是元代建宁本。然此本到明代景泰年间几成孤本,以致昆山知县郑达与主薄黄仕达得元建本,视若拱璧,捐奉翻刻,被后人称为传世最早之刻本——景泰本,而元刻建本再无踪影,令著名版本学家傅增湘在《藏园群书经眼录》中感叹“安得有元刻本一证之”,在经周叔弢介绍觅得另一部称为元刻,经翁潭谿、方地山递藏,以三百金易得的景泰本后更是悲哀地发出“元本面目益不可寻矣”的慨叹。
就是这样一部令明、清以来著名藏书家们梦寐以求的元建宁刻本《道园学古录》今日现身拍场。
元建宁刻本的特征是:一、没有欧阳玄序;二、目录后没有重增目录;三、卷十八、卷二十八、卷三十、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三后或内皆无重增目录的内容。这就与《艺风堂藏书续记》、《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仪顾堂续跋》诸藏书志所言“景泰本有郑达序,目录后有重增目录,嘉靖刻本已将增目散入各卷中矣”全然不同;四、书后有元至正元年李本识。
综上所述,此部《道园学古录》是元建宁刻本无疑。不要说明代即已难得一见的元刻本,既是明景泰翻刻本和明嘉靖刻本,有古籍拍卖的十余年来亦是从未得见。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此部元建宁刻本倍加珍视。
编辑: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