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号文件5个不准直击文交所软肋
0条评论 2011-11-29 10:49:49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王毅鹏

全国文交所资讯网站的数据显示,国内统计结果为60家文化艺术品类交易所,市场总计发行17.8145亿元金额产品,其中以天津文交所4.3385亿元总计20个单品产品发售领先;其次是成都文交所,以3.052亿元发售7个产品居于其次;郑州文交所发行3.04亿元6个产品,居于第三。

 

突围

肯定不止“天津模式”

 

“文交所肯定不止一种模式。 ”罗奔反复对记者强调,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一个全新的,仍然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新产业,并没有固定模式。 “因为一种交易形态出了问题就因噎废食,这种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既然政策面对于份额化交易持保留态度,文交所为何不在其他产品设计上突围”?

 

罗奔认为,在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趋势下,文交所必须把握其“本质”和“角色”。 “文交所的本质肯定不是赚钱,在众多投资人对艺术品投资仍然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文交所必须承担培育和推动大众化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的社会责任。 ”在罗本看来,文交所应该坚持“合法合规是投资人会员利益保障的基础”这一经营方针。 “针对文交所发展初期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我觉得应该努力解决问题,而不应只是停留在对某个交易规则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文交所可为艺术品投资人会员提供的投资产品绝对不应只局限于目前常见的交易型模式,他分析,市场有着很大的空间来为投资人会员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艺术品投资产品。 “文交所肯定不只有天津一种模式。 ”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元盛文交所在数月前已开始了“收藏+定期收益”投资模式的研发,“收藏1号”正是元盛文交所在业界率先推出的“定期收益”型艺术品投资产品。据了解,其不牵涉二级市场交易的风险,期间的交易仅是为了提供可流通性,没有证券期货交易的性质,也不存在集中竞价、做市商、持续挂牌交易、T<5、标准化合约交易等问题,在产品设计上就已经规避了公开发售的200人问题。

 

一位业界人士对记者坦言,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仍处于探索起步的发展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艺术品的保真与防伪,艺术品的估价,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通过制度化的建设,探索注重风险控制、具有公信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上述人士表示,除了市场监管问题之外,不少文交所自身的管理不善和制度规范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编辑:易小燕】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