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虚报成交额成业内潜规则
0条评论 2011-12-18 10:47:06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作者:文/图 司蕊

《扎什伦布寺》 吴冠中 作

《扎什伦布寺》 吴冠中 作

 

 

根据相关媒体数据,依据有关公司官网显示的拍卖规则,保利、嘉德和瀚海都向委托人(卖家)和买受人(买家)分别收取落槌价10%和15%的佣金 (总计25%),匡时分别收取10%和12%的佣金(总计22%)。根据拍卖公司公开的计算公式“成交额=落槌价+佣金=落槌价+落槌价×佣金比例(如 25%)”,则理论上四公司2010年佣金收入(主营收入)应分别约为18.2亿元、15亿元、6.8亿元和4.7亿元。因拍卖业属服务行业,按营业税 5%计算,则理论上四公司当年营业税应分别约为9100万元、7500万元、3400万元和2350万元。

 

然而,相关媒体从权威部门获得的数据显示,保利、瀚海2010年已缴营业税分别约为2305万元、952万元,分别仅为理论值的25%、 28%;记者随后在嘉德、匡时的《2010年企业年检报告》中发现,其当年“主营收入”分别约为3.4亿元、7500万元,分别仅为理论值的23%、 16%。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佣金比例的可调整性相当大,为征集到好的拍品,降低佣金是“很自然的”。各拍卖公司2010年的佣金比例没那么高,因此主营收入也没理论上那么大。拍卖公司的实际主营收入与据其对外公布成交额推算的佣金收入依然严重背离。

 

资深藏家马未都表示,在国外,如果苏富比(微博)、佳士得被发现恶意作假成交价,很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国内市场则是假成交也不负法律责任。“其实如果信息公开,直接找一下买家在拍卖结束后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及拍卖公司是否已按照规定收取佣金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但这样的信息对称目前看来还无法实现。”对此,一位圈内人透露。

 

质疑三

拍卖市场是否已饱和

 

以往拍卖公司在拍品和场次的安排上多会互相有所协调,尽可能避免同类拍品同日上拍的“撞车”现象。一旦“撞车”,可能就会影响拍卖会的上座率。但是今年的春秋大拍现场,各大拍卖公司专场拍卖却“撞车”频频。嘉德、翰海、诚轩、永乐几乎在同日推出书画专场。“市场的确很好,买家多,不怕‘撞车’。放在以前,谁敢和嘉德撞呢?”资深拍卖师梅立刚表示。

 

然而火热的市场却未必是中小拍卖公司的春天。相反,行业竞争加剧使得拍卖公司“洗牌效应”凸显。此前,在今年刚刚到北京参与春拍的一家山东拍卖公司的拍卖会现场,记者发现其场面异常冷清。原本可容纳150人的拍场上座率不到2/3。很多拍品的起拍价仅几万元,可流拍现象仍大面积出现。

 

对此,资深艺术品交易经纪人祝业生感叹,艺术品市场行情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价高的越来越高,一件拍品动辄几千万上亿元;价低的越来越低,起拍价再低也没人要。“真正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即便有好东西,价格也已经上了高位,有的可以说已经贵得离谱了。”祝业生说。

 

小拍卖公司选择竞争如此激烈的京城春拍时段来“挤”市场,其初衷必然是借北京在整个艺术品交易中的成熟地位,直接冲进艺术品拍卖快车道,但忽略了目前已经凸显的大拍卖公司抱团的趋势。“重量级拍品必然选择流向已经发展多年的大拍卖公司,因为他们有更好的信誉、品牌和客户群体。”中拍协理论宣传部副主任欧阳树英表示,她同时认为,拍卖市场并不存在饱和,健康成长的市场只会逐步拓展,但术业专攻和市场细分是前提。

 

“小型拍卖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及定位,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项目。”北京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业务部负责人万浩川表示,当前市场的确红火,可精品必然被综合性的大拍卖公司把持。他们经营时间久、范围广,合作关系及人脉关系好,知名度和信誉度也相对较高,占据拍卖市场的最大份额。如果没有专长,小型拍卖公司绝对难以介入。

 

针对趁艺术品市场火热匆忙进场的小拍卖公司,另有人士认为,艺术品拍卖属于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领域,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只看好市场就匆忙进场,或者根本不懂市场和艺术品,或者明明懂艺术品,明知其不真,但为了抢市场不惜铤而走险,都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伤害。因此,“少而精”的经营策略是一些中小拍卖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编辑:廖冬云】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