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资料图片)
27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与崔永元合作成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的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以及多位名人、企业家到场。
从2002年开始,崔永元就致力于口述历史的影像收集,如今已经走过了十年。传媒大学也十分支持崔永元的行动,提供一座独立大楼用于建立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
崔永元在仪式上表示,希望学校能设立口述历史专业,致力于口述历史的研究、整理。他还表示,自己可能会很快向央视提出申请,尽快调回母校研究口述历史。
搜集10万个小时影像资料
据崔永元介绍,口述历史作为“人民记忆”、“微观历史”,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别具意义的历史收集方法及专业学科。此前在中国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近些年才成为“热词”。
2002年前后,崔永元开始收集口述历史。对于这项工作的缘起,崔永元称,他2001年赴日本,“受了刺激,全中国收集起的口述历史资料还不如早稻田一所大学”。“现在大家越来越淡忘历史——我们有过什么样的胜利,什么样的失败,什么样的灾难,什么样的痛苦,该就哪些方面的事情反思……这些问题统统都被边缘化了。现在一些年轻人,别说不能讲明白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连‘四人帮’是哪4个人都说不清楚,这样下去挺危险的!”
从2002年至今,崔永元已收录了6大领域、约4000人左右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及图片、实物等。据2010年12月崔永元自己公布的统计数据,他已耗资1.3亿元,搜集了共计10万个小时的影像资料,30万件稀有的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已先后推出了《电影传奇》、《我的长征》、《我的祖国》等系列专题纪录片。
自筹资金两亿元
崔永元团队的采访对象里,有最普通的无名抗日老兵,也有改革开放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柳传志、刘东华、刘永好、俞敏洪、王中军、冯军、夏华……他们的讲述,都在崔永元团队的努力下,变成“公众记忆”,成为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群,传承自己存在过的那段历史,让后来人透过一个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面孔,回望20至21世纪的中国。
说到这十年的路程,崔永元表示,“整个口述历史全是由我们自筹资金完成的,这10年里我们花了两个亿来做这件事。跟我们合作的这些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无底洞。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来掺和,还来做。这个真的不是个人的,不是崔永元的,也不是咱们传媒大学的,它是整个国家的,整个民族的。它的价值今天看不出来,有一天它的价值显现出来的时候,可能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崔永元是谁了。”
两个亿的资金如何监督和管理?崔永元表示,筹措来的资金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崔永元公益基金来运作。这个基金是独立的,要接受审计的。当天与会的企业家代表则表示,当初决定捐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要求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希望创立口述历史专业
据悉,此次传媒大学提供一座约8000平米的独立大楼,用于建立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和口述历史博物馆,而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口述历史博物馆则会把崔永元十年收集到的所有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建成数字化存储检索系统。
崔永元表示,自己的团队现在正在做口述历史资料的数字检索系统,希望传媒大学的全校的师生都可以一起分享这个成果,“它还是我们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可以到那去查资料,写论文、写专著,全都是免费提供”。
崔永元还称,自己希望成立一个口述历史专业,专门从事口述历史的研究、整理。
“这些资料真的价值连城,你说它值多少钱,我觉得它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口述历史是千百年以后还可以给后人留一个和先人温馨对话的机会。口述历史就是在创造这样一个机会,我也希望学校能尽快地设立一个口述历史专业,我们能培养这样的学生,培养这样的学者,专门致力于口述历史的研究、整理。”
打算“回操场上混”
崔永元表示,自己可能会很快向央视提出申请,尽快调回母校,从事口述历史的研究,“后半辈子就干这个了”。
在接受传媒大学校电视台采访时,崔永元使用了更口语化的表达,“我快回来了,又跟你们在操场上混了”。他希望同学们到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做志愿者,因为有大量内容需要校对。
中国目前口述历史收集、研究的水平如何?崔永元认为跟这方面先进的国家没法比。但最近几年,国外的研究机构也开始主动跟他的团队联系。
【编辑:汤志圆】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