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
0条评论 2012-04-27 10:18: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1

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冯远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生涯多舛而丰富。初中始自学绘画,曾是“北大荒”下乡知青,凭着爱好,耕读之余,从事绘画,从1974年开始入选过历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他是“文革”恢复高考后第一届(1978级)入读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冯远先后从事艺术教育和文化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组织策划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众多大型创作活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实践,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冯远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自觉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反映老百姓喜闻乐见美术作品的重任,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精品力作。他和一般画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既要解决自身创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如笔墨与造型、传统与现代、结构的严谨与笔墨的写意等艺术本体问题,又要解决好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艺术创作本体的矛盾。关注生活,倾听百姓的心声,感知对象的心灵是其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

 

多年的积淀与不倦的探求,使冯远的创作赢得了画坛广泛的赞誉。邵大箴认为,读冯远的画,有严谨而儒雅之感;水天中在《人的历史和历史的人》一文中写到,“他的人物画,给当代读者展开了中国人文化和精神发展历史的图卷,他的人物画艺术是有关历史的艺术。而他所塑造的屈原、古典文人、近现代革命家到当代城乡青年,正是中国人的形象的历史。”评论家孙克深感冯远待人接物一贯的诚挚、朴素、谦和,难得的做人修养和智慧,与他在艺术上的精勤修为,相得益彰;郎绍君在读过冯远的画后认为,就风格而言,冯远可归入豪放派,其特点是雄强、凝重而沉郁。刘曦林的《造型的人学》、王镛的《天付劲毫》、张晓凌的《艺术与使命》、徐恩存的《水墨气象与诗情重铸》等文章也都从各个角度对冯远其人其作做了深层次的解读。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于4月28日上午9点在中国美术馆7层举办研讨会,并期待画界朋友参加。正式展览时间为4月27日至5月6日。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