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正化《呼吸的花朵——红莲花》,2012,AANDO Fine Art
ART HK 12在周日落幕,观众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是有史以来参与者最多的亚洲艺博会。不过,它同时也证明这个地区的艺术市场是非常不好对付的。
一些西方画廊此次在 ART HK上下了重本,带来了高价的作品和宏伟的巨型展位,但是销售上的收获差强人意。有报道说一些大牌展商此次颗粒无收,但消息没有得到确认。尽管如此,像白立方、Hauser & Wirth 和 David Zwirner这样的高端参与者还是有不错的成绩的,而站台中国、de Sarthe 画廊——在亚洲市场运作多年——等本土参与者也收获颇多。 比较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 Alighiero Boetti 的《地图》(1984),被 Tornabuoni Art 以100万欧元的价格买走;Robert Motherwell 的《西班牙共和国挽歌,第45号》(1960)以100万美元卖给了 Bernard Jacobson 画廊;George Baselitz 的《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在克里姆林宫墙边撒尿》在白立方被一位亚洲藏家以50万欧元买走,Hans Hartung 的《T1966-H32》(1966)在 de Sarthe 被一位新加坡藏家以40万美元买走。
对许多参与者来说,今年的 ART HK最让人失望的一点是大牌藏家露面相对较少。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但最有说服力的是档期安排上的失误,这个时间段跟重大的春拍没能配合起来。往年的 ART HK得益于香港佳士得的拍卖季,许多著名亚洲藏家都聚集在香港。今年的艺博会和拍卖季之间有一个星期的间隔,因此一些人被后者吸引但没有参加前者。
香港藏家在今年的强势算是对缺乏远道而来的贵客的一种补偿,那些打算在这座城市驻扎下来的画廊肯定振奋异常。
来自该地区的私人博物馆主和总监的规模同样令人振奋。像南京的四方美术馆这样的新机构正在建立自己的西方艺术收藏,不止一个画廊表示,能跟这些机构建立起联系是他们对本次艺博会最满意的地方。
一些没能取得任何突破的参与者仍然表示了他们对艺博会前景的乐观。他们相信亚洲市场的潜力巨大,ART HK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以此来建立起进入该市场的人脉。我们几乎没见到谁说不打算参加明年以 Art Basel冠名的全新 ART HK。
【相关阅读】
香港艺博会Art Futures最特别的画廊——台湾“新画廊”
【编辑:冯漫雨】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