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
2001年,第一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创办。多年来,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始终坚持这样一种原则:在平遥,这座“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的古城中,邀请来自全世界的摄影艺术家来共同展示摄影的魅力,并定位今日中国摄影之现状,寻找当代摄影的发展方向。
对于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而言,一方面是中西摄影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平遥古城这样一个特殊的展场,体现后工业时代工业遗存与艺文建设之间的依存关系,建造一座沟通大众与摄影艺术、东方与西方、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另一方面,大展用展览来探讨摄影的现代化过程,寻找数字时代摄影的本质与意义,通过实验性的展览语言,让摄影的力量感染及影响受众,并将今天摄影界对于摄影本体的思考嵌入其中,构建关于当代摄影的独特的文本展示。经过11届大展的努力,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与风格,在国内外诸多摄影节中确立了自身的风格,同时拥有了富有特色的展览形式与策展思路。
11年的历练,平遥,已经成为国内摄影的前沿阵地和世界摄影关注的焦点,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的一面旗帜、一个国际公认的具有浓郁民族性和多元国际性的强势文化品牌。平遥吸引了国内外超过16000位摄影家前来参展,参观展览总人数超过了160万人,各种风格流派的摄影作品达到10万多幅,超过300名优秀策展人亮相平遥。多年来,前来平遥观展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更多的是普通民众、青年学生。可见,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推广摄影发展方面已经卓有成效。
二、转型
2012第12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迎来又一次的腾飞,一次颇具历史意义的转变。随着展览数量与质量的飞速发展,作为主展场的柴油机厂展区将再次改建,以期能够适应大展的需求,此次改建将不再是以往在小处的修修补补,而是以大展的未来发展为唯一中心的全方位的改造,柴油机厂将从古城中的工业遗址变成真正的后工业社会的艺术社区。
这次展场改造将意味着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质的飞跃,其背后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提升。柴油机厂的改造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重要延伸与深化。
展场升级改造之外,大展亦在“软件”方面有全新举措。2012第12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首次提出“策展人中心制”,将全面整合所有参展作品,这样的工作在2010年、2011年两届大展都曾经“试点运营”,“囧”、“萌”两个展览表明大展完全由能力使得所有参展作品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历年来,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一直在强调策展人的重要性,策展人对于展览的具有提升、优化、有序的作用,2012第12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各个展览单元都会有专门的策展人来负责,完善各个展览单元,推动展览过程,挖掘、提升、巩固探索出来的新方向。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