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中国馆改建 中华艺术宫2012年10月1日开馆试展,展示总面积近7万平方米。
世博中国馆“变身”中华艺术宫 能否跻身世界级艺术博物馆行列?
再过一个月,全球知名的世博中国馆将“华丽转身”成为文化新地标、特大型美术博物馆——“中华艺术宫”,面向世人重新开放。
这不是一次建筑改造,而是文化创新:从吸引1750万人次游客的世博建筑,到成为“世界艺术网络的重要枢纽”,这样的转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可循。中华艺术宫,能否跻身于世界级艺术博物馆行列?
亚洲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宣布“诞生”
上海市政府日前宣布,由世博场馆改建而成的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定于今年10月1日联袂开馆试展,展品包括中国近现代和当代艺术珍品以及来自大英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世界名馆的众多艺术瑰宝。
据介绍,改建之后的中华艺术宫总面积逾16万平方米、展示总面积达6.4万平方米,拥有27个展厅,比原来的中国馆展示面积还“大”了“将近1万平方米”。
“就场地规模而言,中华艺术宫在中国乃至亚洲都属于最大的美术博物馆。它的规模和配置已接近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奥赛博物馆等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参与中华艺术宫筹建工作的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滕俊杰说。
受邀走进中华艺术宫“先睹为快”的中外记者发现,尽管中华艺术宫的内部改建工程处于“收尾阶段”、尚未彻底完工,但这座美术博物馆独一无二的“巨大的空间感”足以给每一个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和震撼。
根据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巍峨斗拱”的独特构造改建而成,中华艺术宫的主展厅也显得独一无二——高达49米的12楼和高达41米的10楼,被分割成了8个展厅,这里将以《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为题进行永久性主题展出。
除了层高之外,中华艺术宫的展厅面积之大、分布之远也令人惊叹。一位工作人员感叹说,如果想要把中华艺术宫的27个展厅“看个遍”,至少要步行4公里之遥。
上海率先形成世界级的艺术博物馆体系?
按照设想,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足鼎立”,将给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构筑起在硬件设施上足以媲美纽约、伦敦和巴黎的“成熟的博物馆体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
国际著名文化大都市的博物馆体系一般都由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组成。美国纽约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伦敦有大英博物馆、泰特不列颠艺术博物馆和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则有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
“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规律来看,艺术博物馆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说,中华艺术宫将为上海乃至全国近现代艺术精品提供充足、优质的展示空间,也吸引更多世界名作纷至沓来,“成为世界艺术网络的重要枢纽”。
记者获悉,中华艺术宫与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的交流网络“正在紧密编织”。除了今明两年举办《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法国奥赛博物馆馆藏珍品展》《安迪·沃霍回顾展》《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等展之外,正在洽谈的还有2013年《法国卢浮宫地中海艺术大展》、2014年《大英博物馆世界珍宝展》《梵高艺术大展》等诸多集聚世界顶级艺术瑰宝的重磅展事。
能否跃升世界级艺术博物馆行列?
世博中国馆从一个建筑地标转型成为特大型美术博物馆,在收获众多惊叹之时也遭遇质疑:为何一个地方性美术馆要被冠名为“中华艺术宫”?
对此,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认为,取名中华艺术宫,“是世博会中国馆世界范围影响力、集聚力的延承,是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起源地位的体现。”
毋庸置疑,尽管建筑本身吸引全球瞩目、体量极其巨大,上海又举全市之力来兴建这座艺术殿堂,但中华艺术宫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艺术博物馆的行列,毕竟不取决于场馆的面积大小,而最终取决于其藏品的数量与品质,对中华艺术的梳理与学术贡献,在数字化时代给观众提供精彩的艺术欣赏和教育体验,以及能否逐步形成辐射海内外的巨大影响力。
相对于法国卢浮宫一年890万人次、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年600万人次、大英博物馆一年584万人次的参观数量,中华艺术宫眼下仍难望其项背。
上海文广局局长胡劲军表示,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次预计在“300万左右”。此外,两馆也计划建立拥有虚拟展厅浏览、手机互动、二维码接入等的网络化“数字博物馆”。
美术界人士指出,国际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其建筑本身往往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和历史文化底蕴。例如,巴黎的卢浮宫原为法国历史最悠久的王宫,而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原来也是一座发电厂。
已经具备了“外形优势”的中华艺术宫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成为展示、阐释和传播中华近现代文化艺术的一座煌煌殿堂。施大畏说:“中国近现代美术肇始于上海,中国当代文化也在上海最先萌发。因此,中华艺术宫不能不做好‘中华艺术’这篇锦绣文章。”
【相关阅读】
【编辑:李洪雷】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