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尔冬强的档案馆和口述史》 作者:邱志杰
尔冬强的生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摄影家的能量原来可以穿透历史的尘封,辐射到记忆最幽暗最柔软的深处。这样的摄影生涯注定要超越摄影,因为它不是关乎正确的曝光和精准的捕捉,而是关乎观看的意志和心灵。
尔冬强的观看拥有最强悍的意志和最善感的心灵。
这种强悍的意志使他具有一种对于观看的一网打尽的空间上的野心。一旦追求“无漏”的搜集,这位对逝去之物孜孜不倦的收藏者不得不将观看变成一种地毯式扫描。更进一步,他不得不在全面搜罗之后展开分类研究。因此,我们在尔冬强的观看中看到一种穷尽视野所及每一个角落的地图意志,分类学的理性意志。这种意志注定把尔冬强由影像和物品的采集者学者化,把他变成比较者、研究者,最后还不得不是讲述者。
而那颗对历劫之物满怀悲悯的心,唤起尔冬强对于观看追根溯源的时间上的欲望。不管是江南古镇还是Art Deco风格的建筑和家具,丝绸之路或是南洋的华侨,观看这个时间中的世界的过程,不得不发展成一种倾听。声音和故事渐渐越过面孔,在观看者的耳边凝重起来。于是,尔冬强的研究不得不成为一种口述史的收集。
至此,尔冬强由摄影家出发,变身为民间影像历史学家。
邱志杰手绘的尔冬强档案馆地图
摄影本乎目击和取证,在大量采集的基础上存档,从来都是社会学和民族志的利器。在傻瓜机和数码摄影时代之后,专业摄影家的技术垄断地位被代之以持续投入关注的意志和心灵强度。在早期的旅行摄影家那里,摄影和写作是互相融合的过程。在尔冬强这里,我们看到这种传统的复兴。而中国自古有民间史学传统,各类方志、族谱、裨史都力图在官方治史之外,以民间视野保存记忆。《明儒学案》之后,这一传统更趋自觉。民间历史书写者的笔耕,让着眼于“资治”的官史的宏大叙事露出种种破绽。而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史学,更强调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个人及于天下。而大众史学的基本方法,正是口述历史(Oral History)。
尔冬强的口述史工作始于朱家角茶馆的茶客们,继而发展到旧上海美国学校和台湾老兵。正如他的影像志工作,他的口述史所关注的,也始终是他所称的“中外关系史”——其实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百年来中国人由家到国,由百姓到公民的过程中难于言尽的故事。这些讲述和记忆,从简化的历史课本中,打捞出一个个凝重鲜活的个人。这些记忆,在今天依然是我们重建社会价值的出发点。而这也正是2012上海双年展特别项目“中山公园计划“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把这个展览呈现在大家面前,作为“中山公园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