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字款王原祁真迹亮相北京盈时秋拍
0条评论 2012-09-21 10:59:40 来源:新浪收藏 

臣字款王原祁真迹亮相北京盈时秋拍

王原祁《秋林远黛图》

据了解,一幅款识为“臣王原祁奉敕恭画”的王原祁《秋林远黛图》出现在北京盈时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四王吴恽”专场中,并引得各方关注。定于11月1日——4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办的北京盈时秋拍也因此备受瞩目。

王原祁(1642-1715),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人称王司农。在王时敏、王鉴、王翚、吴历、恽寿平等“清初六大家”中,王原祁的年纪最小,出仕后的官位却最高,影响最大。

此幅《秋林远黛图》创作于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年,1714年),时年王原祁72岁(南方人讲虚岁,即73岁),第二年王原祁即谢世。

终其王原祁的一生,他坚定不移地走在复古的道路上,题材很少有变化,把自己所有的才华无所保留地奉献给了南宗山水画,尤其是对元人黄公望的膜拜。王原祁在《又仿大痴设色,为轮美作》的自题,总结了他的一生创作时说,“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祖父王时敏)训,迄今五十年余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董其昌)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王原祁自己的这段话,言简意赅,十分准确而实在,应是不虚的

晚年王原祁的代笔画十分泛滥,主要是其弟子加亲戚捉刀,如族弟王昱、外甥李宪初等,但落“臣”字款的作品,他显然不敢“欺主”,所以这类作品无疑为其亲笔。

在康熙朝,晚年的王原祁位尊“艺坛领袖”,是“四王吴恽”中威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画家,堪称正统画派的“霸主”,全赖康熙的全力推崇和宣传。《国朝画征录》记载说,“圣祖(康熙帝)尝幸南书房,时公(王原祁)为供奉,即命画山水,圣祖凭几而观,不觉移晷,曾赐诗有‘画图留与人看’句,王原祁镌石为印章。”

此幅《秋林远黛图》落“臣”字款,自称“奉敕恭画”,当是应康熙之命而作的,故皴擦周密,构图饱满,丹翠错杂,富丽华美。墨与色相融相映,有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感,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王原祁的艺术特点,当为王原祁晚年的代表之作。在此幅绘画的用色方面,王原祁极其讲究,使墨与色的搭配和谐滋润,足令康熙皇帝观画之时可得山川的滋养。墨色中互不相碍,追求拙朴,纯熟老练,有“熟而后生”之意味。正如王昱《东庄论画》记载:麓台夫子尝论设色画云:“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又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此幅设色山水画,设色典雅华贵,墨色浓淡均匀恰当,可以堪称王原祁巅峰之作。这样华丽高雅,笔、墨、色、法上乘的作品,在文人绘画作品中都非常罕见。上有“乾隆御览之宝”的钤印,当是清朝几代皇帝的展赏之物。

从构图上看,王原祁充分展示给康熙皇帝一幅“理、气、趣”的绘画思想,山川的秀丽与清澈的河流,让统治者以激荡的胸怀拥抱美丽的山河。整图的龙脉式布局,将主题突出,山河的组合经过精心设计。这就是一幅画的气势,龙脉直指主峯,首尾相接,龙脉的开合才能具备一幅画的整体气势。几组茅舍散落在山间、河旁,这是典型的文人绘画模式,代表着文人“桃花源”式的情怀。

从用笔来看,落笔以“重”主,属于古法中的五笔法“重”之法,正是王原祁自诩的“笔端金刚杵”。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里记载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近现代美术理论家、大画家黄宾虹在《虹庐画谈》谈到:王麓台笔下金刚杵,点如高山坠石,努必如弩发万钧。他的笔法、墨法、色法、结构诸方面,在有清一代无出其右者,以致康熙皇帝闲暇之余都要伏几观看王原祁作画。此幅王原祁作品,正是王氏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与北京故宫藏《松溪山馆图》轴,同属行宫后入古物陈列所收藏,都是王原祁奉敕进御的最高水平的作品。

目前王原祁臣子款的书画,存世27幅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等世界主要博物馆收藏,民间所见仅见此幅。依据清o张庚《国朝画徵录》所记,王原祁臣子款的绘画作品,皆为进御之作,而且都是亲笔所为,并且是使出浑身解术的力作。

根据宋兆霖著《中国宫廷博物馆之权与--古物陈列所》记载,宝蕴楼是民国时代1913年,为中国第一家国家博物馆“古物陈列所”所设的库房,是利用庚子赔款建立的。宝蕴楼所收藏的文物,以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为主,其中书画475件(参见《内务部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而王原祁作品仅五幅。由于北洋政府的腐败,很多古物陈列所的藏品,被当成礼物馈赠给西方政要,此幅王原祁《秋林远黛图》或许命运如上吧。

此幅作品曾出版于::1、《内务部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2、1925年顾颉刚《现代评论》;3、《第二届北京o中国文物艺术博览会o古代书画》2010年10月;4、赵锐《宝蕴楼藏画中的王原祁《秋林远黛图》轴》,《艺术新闻》2011年1期等中,并于2010年10月在第二届北京o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展览。
 

 


【编辑:宋林林】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