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吴恽·宫廷瓷器及艺术”讲座现场
2012年10月14日下午3点,北京盈时国际拍卖在其上海巡展期间所举办的“四王吴恽·宫廷瓷器及艺术”讲座在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举行。此次邀请到香港著名古董鉴赏家翟健民先生、著名华人收藏家朱绍良先生、上海著名收藏家颜明先生、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先生共聚一堂。从嘉德南下是否带动香港秋拍开题,梳理清初六家历史脉络,与听众交流其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及在国内外拍场上的表现,探讨明清瓷器与宋元五大窑器在市场升值空间。
“四王吴恽”:对于世界认识中国画具有标志性意义
对于此前在北京研讨会上就“四王吴恽”与东方文艺复兴引发的热议,在上海著名收藏家颜明看来,“四王吴恽”体现了“康熙皇帝所倡导的清政雅政理念”,因而对于解读康乾盛世的蓬勃发展也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他表示“只有像四王这样真正带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的艺术品,才能得到弘扬和振兴,才能使我们民族伟大复兴”。
而扬州博物馆馆长顾风认为“四王吴恽”是“上传宋元,下开明清”的中国传统绘画流派,对于世界认识中国画具有标志性意义。从博物馆收藏的角度来看,“文化艺术的含量来决定它的市场价值”,“要买代表中华文化的最精粹的东西”。
“臣”字款的王原祁稀世画作、见证张学良佳话的王翚“巨册”彰显“馆藏”价值
诸位嘉宾对王原祁的《秋林远黛图》立轴“臣”字落款在王原祁作品中的稀缺价值、王翚的《耕烟散人仿宋元山水》册页与张学良将军及赵四小姐的历史秘辛进行了旁征博引的论述,令现场听众从这些代表作中品味到“四王吴恽”弥足珍贵的艺术成就与收藏价值。
王原祁的《秋林远黛图》堪称中国文人画压卷之作。曾被收入民国时期内务部古物陈列所(中国最早的国家博物馆)秘藏文物的宝蕴楼,王翚极尽唐宋元诸家笔法、墨法、色法的《耕烟散人仿宋元山水》册页将其“血战古人”之实力浸透画中。作为本次讲座嘉宾之一的著名华人收藏家朱绍良更是将王翚这套作品誉为“巨册”,并亲撰赏文。
巡展现场,藏友认真观看朱玉《揭钵图卷》
宫廷瓷器:清代宫廷瓷器成为当下瓷器收藏市场中坚
对于清代宫廷瓷器成为当下瓷器收藏市场中坚的现象,在古代瓷器鉴赏领域造诣颇深的翟健民认为国庆期间香港两场大型拍卖给大家打了“强心针”,国内顶尖的传统艺术拍卖,并未达到所谓瓶颈式的“巅峰”,而是呈现出“很大的升值空间”。
乾隆应龙纹梅瓶获赞“百分”,嘉庆粉彩尊自法“归国”
此外,无论是宋元明三代瓷器还是清代瓷器,翟健民认为“漂亮”是个很重要且务实的判定标准。例如本次盈时秋拍的乾隆年间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大梅瓶,“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皇家宫廷的摆设品”,不仅符合“漂亮”的标准,“这个瓶可以说达到了100分”。
作为同届拍品的嘉庆年间黄地粉彩开光四季花卉纹御题诗尊,翟健民更是爆料这是来自法国巴黎一位老收藏家的藏品,在精美程度上“在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都是比较少见的”。
此次讲座为盈时2012秋季拍卖会臻品巡展上海站画上了点睛之笔,接下来的厦门巡展,在被誉为“海内皆蒙宋之化,而闽独得宋之宗”的福建,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带来一场怎样的深度邂逅,令人拭目以待。
正如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喆所言,“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拍卖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不光是一种商业价值,也是一种收藏价值,可以引导大众了解到底什么是收藏理念,或者收藏乐趣和品位到底在哪里。”盈时近年来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异军突起以及本次上海讲座的轰动效果,与盈时以文化载道的树立高端品牌愿景可谓密不可分。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