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需火眼金睛最关键 谨慎收藏使财富保值增值
0条评论 2012-10-18 11:18:06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张勐

收藏市场需要火眼金睛

早年文物商店独家垄断文物流通市场,而如今地摊、古玩店、古玩城等各类民间收藏品市场已经遍布在河南各个城市,更不要说每年数次轰轰烈烈的拍卖会了。面对异彩纷呈的收藏品市场,收藏者选择藏品的空间大了,范围广了。师言德说,现在仅画廊的数量就是10年前的十几倍。

同时,因为近年来收藏品价格的飙升,吸引着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像做投资项目、工程一样把收藏当业绩做。这些人有钱,可一掷千金,但是他们在出手时忽略了一点——“隔行如隔山”,收藏领域对己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中出手的结果往往是一不留神就被人“忽悠”。

前段时间,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新入行的人士,他花了几万元买的藏品无一真品;有消息称:一位企业家,花近千万买了一批字画,后来经过鉴定都是假的……据说这种花近千万买一批假东西的企业家不在少数。有人被骗得久了,为挽回损失就想办法去坑别人,结果成了恶性循环,破坏了收藏市场的“游戏规则”。

谨慎收藏使财富保值增值

随着新生代的不断加入,收藏者的收藏目的已不像以往仅仅停留在文化这个层面,不得不承认,其中不少人是被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进来的。

现在的收藏市场中有一种趋势——把收藏当做投资,然而对于初涉其中的人,要想掌握好市场的节拍,是十分困难的。1997年香港回归时,邮品卖得很火,家住新华街的老工人何增强用自己的毕生积蓄买入相关题材的邮品,指望它们的价格能一路攀升,但是不到两个月,手中的藏品便开始大跌,结果被高位“套牢”。

近年在收藏品市场上活跃着一群手上有几十万元的年轻白领。他们在选择藏品时首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藏品可以做装饰品用,送人也不错,拿到手里不涨没关系,万一涨了更好。他们购买的目标,基本锁定在现代年轻作者或大师们二三流的作品,价格在2万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相当大的涨幅,但是如何兑现,选择什么样的时间兑现,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天下收藏文化街的一位商家邵楷泽提醒,前几年百业兴旺,古玩艺术品领域拥进了一大批腰缠万贯的富翁,他们大把抛出钞票大量吃进高端艺术品,致使市场价格飙升。因此,对于初涉其中的一般收藏者把收藏当成投资需谨慎。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