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如同秋风一样萧瑟
0条评论 2012-10-22 12:42:4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梁婷

齐白石《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成交

齐白石《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成交

\

在昨日由深圳兰亭拍卖主槌的“吉光凤羽聚兰亭”拍卖会中,关山月的《虾球传·山长水远》以3500万元落槌。

\

刘炜1992年的《革命家庭系列:晚宴》在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创下刘炜的个人拍卖纪录:1746万港元。

随着10月5日苏富比在香港会展中心敲响秋季拍卖第一槌,内地多家拍卖行也相继举槌,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拉开大幕,经历了“寒春”的人们原以为会迎来“暖秋”,但半月以来仍未看到曙光。而业内人士则表示,秋拍气氛基调已定,将会延续春拍的理性。但目前尚处于市场调整期,战绩平平不见得是坏事。

1

传统书画

正是入手的时候?

深圳藏家王鹏从1993年开始往返于各大拍场。他指着今年秋拍的一大摞图录告诉记者,从传统书画方面来看,本次秋拍各大拍卖行延续了春拍的做法,上拍数量比往年减少了,但是更讲究精品,估价也更趋理性。“虽然从目前市场看来比较萧条,但实际上它淘汰的只是一部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竞拍人,由于前几年泡沫太大,现在这批人都在观望。而真正的藏家是不受影响的,其实每个领域的艺术品都有固定的藏家群,这些人并不缺钱,只要有好东西,价格合适,就会出手。所以你会发现目前的几场拍卖,几百万、几十万的精品卖得都不错,而高端的或者普通的则少人问津。”他表示。

王鹏的话从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雅昌国画400指数”中得到了应验。该中心选取了国内400位国画艺术家,对样本拍卖公司成交作品的平均平尺价格进行了量化对比,发现今年秋拍现代名家指数下跌25%,当代中国画下跌56%。该报告指出,千万元以上级别的作品缺乏是导致该指数跳水的直接原因,市场热度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价位的作品,购买力甚为理性。

“这其实是好事,拍卖会是最好的学习阵地,真正的藏家都是锻炼出来的。市场低迷,证明现在懂的人越来越多,出手也谨慎了。”王鹏表示,“现在泡沫退去,正是出手的时候。”

认为现在该“入手”传统书画的,不止王鹏一人。收藏家严君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投资中国书画市场,现在入行还不算晚,价格远远未到顶。他认为,中国油画与国际接轨得比较早,所以当代艺术的价格之前就已经涨了起来,而中国书画目前仍处于价值回归的阶段,价格远远未到顶。“以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张晓刚为例,他的作品已经过千万元了,对许多收藏者来说已经无力出手。”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