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秋拍,首轮过后看市场
0条评论 2012-10-23 16:01:4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小小

张晓刚 《天安门1》1993 油画画布 画框  98.6 x 128 cm

张晓刚 《天安门1》1993 油画画布 画框 98.6 x 128 cm

当代艺术:风雨飘摇

当代艺术从2006年的“暴发”到今年秋拍苏富比上的下跌,真可谓大起大落。

2012年10月7日晚间,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举槌:153件作品拍出111件,收获1.17亿港元,整体情况比较糟糕,下滑至近两年拍卖市场的最低点。加之明星艺术家作品大面积流拍、成交作品的“白菜价”,“当代亚洲艺术”专场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坍塌的表现。

本场中,张晓刚的8件油画件作品中,《天安门,1号》以2082万港币成交,拔得此场拍卖的头筹,而作品《兄弟》、《红婴》、《里和外5号》遭遇流拍。同一专场中,刘炜上拍六幅,三幅易主,其于1992年创作的《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1746万港币成交,创下了这位艺术家的拍卖新纪录;方力钧共有4件作品上拍,全部易手,其中《2001.2.1》以290万被谭国斌竞得;岳敏君8幅作品,6幅落槌;杨少斌五件上拍,仅《三代》落槌。且“当代亚洲艺术”中大多数作品多以底价落槌,王庆松的摄影作品《新女性》 以47,500港元成交, 而王庆松的摄影作品通常是在15万左右成交。

对于此场拍卖的较差表现,著名艺术品经纪人李苏桥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苏富比拍卖选择的时机就是生不逢时,正好赶上整个中国经济下滑;二、艺术品进口关税的案子还没有完全了结;三、国内收藏机构、个人审美的趣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遭遇这次打击,当代艺术在内地接下来的秋拍中情况会怎样?会顺势走低?很难定论,毕竟香港与内地实际情况不一样,并非完全联动,还得看接下来的具体表现。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