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梁启勋与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的说明
0条评论 2012-10-24 14:21: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关于梁启勋在日伪政权工作过的事情

梁启勋1938年,曾投入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做过一些地下工作,这件事情他在1951年当选中央文史馆首批馆员时曾在履历中介绍过,这份材料被审核后登记,可以在中央文史馆的档案中查到。

另外,梁启勋的二子梁思睿也曾在回忆中有更详细的记述。梁思睿在抗日战争初期是国民党,后加入北平地下党。梁启勋共有二子三女,全部参加了革命工作,在解放战争后期,在梁启勋的支持下,南长街54号转移了大量进步人士到解放区,这些在梁启勋的文史馆简历登记自述和梁启勋后人的回忆中,都有记录。建国后,南长街54号被定为革命家庭。党和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也和梁启勋多有来往。

鉴于上述事实,一些报道援引评论指“梁启勋为日本人做事”,甚或暗指“汉奸”,进而指出,这是梁氏兄弟两大家庭后来断绝来往的主要原因,我们对此表示遗憾,认为这既是对梁启勋人格的不公允的评价,也是对事实情况的不甚了解。梁启勋究竟如何,公道自在人心。

3、梁氏兄弟与南长街54号、梁启超北京故居问题

南长街54号自是梁启勋的故居无疑,是不是要定位于梁启超的北京故居,并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但我们要指出,南长街54号作为梁启超的“行营”,梁启超在北京的固定住所之一,这确定无疑。

首先,从《梁启超年谱长编》、《宝贝,你们好吗》、《梁启超未刊书信手迹》中有大量已经公布的信息,可以说明梁启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经常在这里居住。梁启超不仅有固定的卧房、书房,还有会客室。

其次,梁启勋的长女梁思明1919年出生在南长街54号,梁思明的长子孙军(其父为宋仁,革命工作时期的化名,后沿用,其本姓孙)1957年也出生在这里,他们曾与梁启勋长期一起共同生活。根据他们的回忆,梁启勋曾在南长街54号院建成后(共有四十间房)专门留了10间房给梁启超,用于休息,工作和会客。梁启超在二十年代,只要到北京办事,或者在清华讲学的周末,只要进城就住在这里。

再者,之所以提出梁启超事实上的北京故居问题,是因为现在北京挂牌的梁启超北京故居梁启超从未居住过。这个地方是梁启超的长女梁思顺夫妇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购房屋。相比一个梁任公从未住过的地方,南长街54号是任公曾经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更有条件称为故居。我们也是出于更好的纪念任公的考虑,提出这个问题,并别无他想。

4、关于南长街54号梁氏档案

这批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和器物,都由梁启勋整理,并由梁启勋后人保存至今。其中不仅有梁启超写给梁启勋的信件,也有康有为、汤觉顿等人写给梁启勋的信件。手稿也包括梁启超、梁启勋、麦孟华等人。

南长街54号院建成初期总计40间房,梁任公去世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些房屋陆续出租给外人,建国后,仅剩十四间房继续由梁启勋家居住。这些档案即保存其中。
1966年文革抄家,大量南长街54号院保存的书籍、手稿、信件、照片、文物被抄走,另有很多被烧毁。目前所见的近四百通梁启超、康有为、麦孟华与梁启勋的通信,系梁思明当年从红卫兵手里争取下来的,手稿则是她从当年抄家零散丢失在地上的捡起收藏的;梁氏兄弟藏书,为文革后返还,梁思明从文物局查抄委员会认领取回,家具器物则因红卫兵不看重,一直保存在南长街54号,直到1982年从这里搬离。

我们认为,这批档案保存至今,殊为不易。南长街54号的历史也是中国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见证。在这个院子里,不仅有梁氏兄弟一系列活动的记录,也有他们与近代中国一系列大事的关联。如今,我们梁启勋后人早已都搬离这个院落,而且已经开始拆迁,目前仅余一个门楼尚在。其未来固然与我们无关,但其历史不应被忘记。

梁启勋后人

2012年10月23日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