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15.5.60》;油彩 画布;1960年作;160 X 200 公分 (63 X 78 3/4 英吋)
估价:22,000,000 - 28,000,000 港币(2,820,500 - 3,589,700美元)
香港佳士得2012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3日至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将有中国书画、瓷器及艺术品、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珠宝名表及名酒等众多收藏精品上拍。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秋拍,佳士得早于10月初就已经拉开了秋拍预热工作的序幕,举办了首个佳士得艺术论坛,内容涉及亚洲当代艺术导赏团、美国巴恩斯基金会专题讲座以及“东西方交流与互动” 等专题研讨会。
而后,在10月13日至11月16日期间,佳士得一系列秋拍的珍品将在包括上海(24-25日,半岛酒店) 、北京(27-28日,瑞吉酒店)在内的亚洲九个主要城市巡回展出,呈现本季焦点包括首次现身亚洲拍场的中国古典家具收藏和当代中国水墨作品展览等。
此外,佳士得在秋季拍卖期间亦将推出香港首个当代中国水墨展,所有展品均为非卖品。佳士得旨在透过一系列艺术家的作品,邀请艺术爱好者一同探索中国水墨画的当代面貌和多元展现,并以现代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传统艺术。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 重要法国私人收藏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11月24日,星期六
亚洲二十世纪艺术(日间拍卖)– 11月25日,星期日
亚洲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11月25日,星期日
佳士得香港重新定义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史的版图,首创将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和东南亚艺术集结于拍卖中,致力构建泛亚洲地区的多元艺术,将香港建构成单一的国际艺术交易平台,积极与国际藏家接轨,促进跨区域、跨文化的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近年在艺术市场崛起迅速,发展蓬勃,全球瞩目。然而,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解却往往充斥著文化误解与误导诠释。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与中国日渐雄厚的经济实力固然有关,但若将之全归因于经济实力,则未免失于片面。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国际总监张丁元一直致力开创、塑造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他指出:“部份西方藏家至今未能真正领略亚洲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美学价值,文化隔阂仍然是主要原因。”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并相信关键在于设立完善的艺术史学术体系,全面促进人们对亚洲现当代艺术独特美学价值的鉴识和理解。
亚洲现代艺术主要探讨古今东、西的矛盾与融合,而亚洲当代艺术自1980年代起愈趋多元而复杂,令人难以为在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分类,确立其于艺术史上的位置。然而,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艺术家,张丁元都以同一准绳审视——艺术家能否以独特艺术表达形式表现个人文化及历史传统;是否具备创造世界共同视觉语言的能力。这种共通性促进了跨文化艺术市场的扩张,并将继续主导艺术市场的发展。佳士得早于十年前已锐意拓展亚洲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而藏家对亚洲艺术的了解则始于中国当代艺术,并由此渐次涉猎亚洲现代艺术时期的作品,对泛亚艺术史建立更深厚、更广泛的认识。
编辑:冯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