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中国企业看来,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最近的动作可能匪夷所思。刚刚走出金融危机,这家美国公司就主动向上海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提供了一笔文物修复经费,换得的“荣誉”仅仅是展览海报上一行不大的提示。
继卢浮宫胜利女神像、西敏寺十余件英国国宝和毕加索画作《蓝色的女人》之后,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大型青铜水器“交龙纹鑑”今年也加入了美银美林“全球艺术保护项目”。这是上博首次获得对单件青铜器修复工作的社会赞助,博物馆将得到一笔资金,用于修复指定文物。对上博来说,美银美林的项目反映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上博从未获得过来自中国企业的捐赠,这家据说是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博物馆仍只能躺在国家财政、有限的私人支持以及境外机构赞助上。
此件修复的文物“交龙纹鑑”于上世纪90年代自香港古玩街抢救而得。“鑑”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古时储水、储冰或洗澡的容器,“交龙纹鑑”表面还饰有复杂的龙形图案。经过初步的清洗,修复人员发现这件文物不仅存在大量破损的修复痕迹,还存在着变形、严重缺损等问题。此外,这件青铜鑑的器壁非常之薄,平均壁厚为1.5毫米,最薄处仅为1毫米。可以说,交龙纹鑑形制之大,器壁之薄,破碎之严重,缺损面积之大,即使对专注于收藏青铜器的上博来说,也是建馆以来修复难度最高的一件。事实上,它已经在上博文物修复专家张光敏的工作台上摆了15年。
在美银美林看来,帮助中国公立博物馆修复文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本以为审批可能会很久,需要上报很多部门,但无论是文物局、博物馆提供项目和相关信息的速度,还是具体的签署法律文件流程,都很快。”美银美林中国首席运营官黄健说,去年6月起美银美林开始联系博物馆,四个月内法律流程全部走完,资金随即到位。他本人考察了包括上博在内的两家上海博物馆,以及4个位于北京的项目,最终选择向上海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提供援助。在北京,美银美林赞助了《清敕修大藏经》的修复,这是中国保存至今的惟一一套木版雕刻汉文藏经,也是中国最后一部官刻藏经。
“有了美银美林的项目,我们马上买了一台两万多块的超声波雕刻机和一把超声波切割刀,用来加工修复用的高分子材料。添了设备方便很多,但没有这些设备,也只是工作麻烦一点、辛苦一点而已。之前十几年,没有这些设备,东西照样也在修。”负责修复交龙纹鑑的张光敏副研究员表示,资助只涉及资金支持,并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来自社会的资助并不会改变修复的整体框架。
的确,上博并不缺钱。作为2010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报告中得分最高的博物馆,上博拥有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援。“国家拨给我们的款项可分为几类。第一是门票收入,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规定取2006和2007年中较高的门票收入水平,由财政部全额补贴,这笔拨款将近2200万。第二是免门票以后观众数大大增加,这部分增量需要的经费,一部分由中央财政部直接拨付,这一块,上博能拿到500万。”上博副馆长陈克伦还透露,自2010年开始,作为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认定的全国11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每年还另行约投入1700万至1800万经费,上海本地的财政投入则“是中央的三倍以上”。
但他也指出,经费的充裕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对社会帮助的拒绝。“接受捐款是一种理念,和经费充足不充足没有关系。博物馆是公共的文化服务机构,躺在国家财政上是非常丢脸的事。不是博物馆丢脸,而是整个社会丢脸。”
1999年上博与大英博物馆合作举办埃及文物展,彼时英国石油(BP)与大英博物馆取得联系,不仅包揽了全额保险费、运输费,同时还提出承担工作人员的国际旅费,赞助总额度高达60万英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6年上博又一次与大英博物馆合作,举办“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尽管“老朋友”大英博物馆免去了借展费,但包装费、保险费及运输费仍然高昂不菲。展品之中大型石刻浮雕多达30余块,最大的一组总宽约4.4米,高逾2米,总重达4.3吨,需要包机运输,上博联系了好几家中国企业,然而,对方张嘴就是谈回报。
陈克伦说:“展览肯定不能用企业名冠名,最多是海报上加一行字,展览开幕会标下加一行字进行说明,而且字还都不能太大。在发达国家,并不是谁给的钱博物馆都会要的,博物馆要知道捐助者的身份和目的,给博物馆捐助也不应该提什么要求。国外的企业都能理解,国内的还不能理解。”在上博和美银美林签订的合约中,美银美林得到的“回报”只有一条,即凡此件青铜鑑展出,说明牌上将注明其修复得到了美银美林的援助,仅此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上博不仅没有得到过来自民营企业的赞助,甚至央企也往往借口利润需要上缴国家,回避来自博物馆界的呼声。早在1993年,上博就设立了“美国上海博物馆之友”基金会等海外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进行募捐,捐助方能获得一定税收优惠。但是,上博目前并未拥有专门的募资部门,陈克伦说:“成立一个部门,每年都要有业绩。现在国外基本都有这个部门。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博物馆,我希望我们能尽快成立这个部门。”
【编辑:宋林林】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