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
0条评论 2012-10-30 09:25:0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乾隆 水仙图册 设色纸本 14×27.5cm×4

乾隆 水仙图册 设色纸本 14×27.5cm×4

洞见及此,保利博物馆及保利拍卖联合推出了本次“传承——名家递藏中国书画展”,并得到了全球矢志於此的收藏家、收藏机构的热烈响应,短短月余时间里送件多至数百件。经过仔细甄别和审查,我们遴选出百余件,其中许多堪为国宝级作品、博物馆级作品。如古代部分之《唐人写经》长卷、五代梅行思《花鸟卷》、南宋佚名《百牛图卷》、南宋俞珙《黄鹤楼图》、元王振鹏《江山胜览图卷》、元唐棣《风微笛远》、明沈周《思萱图卷》、《佳果图卷》、明陆治《塔影金沙》卷、黄道周《草书七律诗轴》、清八大山人《荷花水禽》、石涛《山水四开册》、王翚《虞山山水卷》、乾隆御笔《水仙图册》、沈源《灯市行图》、皕宋楼藏《晚清名人书札册》等,足称麟角;近现代部分之齐白石《祖国颂》、《高冠》、黄宾虹《晴峦暖翠》、徐悲鸿《雄鸡一声天下白》、《黄岳风雨》、潘天寿《欲雪》、傅抱石《飞泉图》、《听瀑图》、李可染巨幅《雄关漫道•残阳如血》、《井冈山主峰图》、陆俨少巨幅历史题材画作《女真人生活》、关山月《芭蕉雀鸣》,亦堪凤毛。

清初董书遍天下,当时习书者,无不以肖董似董为能。如此流风中,坚持自我的百不一见,而笪重光为其中佼佼。王文治曾称笪书云:“国初善书之家如华亭沈绎堂、慈溪姜西溟皆能胎乳古人,摆脱时径。至於披露天真,俾字里行间飘飘然有凌云之意,则吾乡之笪江上先生所独也。(《快雨堂题跋•笪江上书江冷阁集序》)”推崇备至。而笪氏书风,似从其所藏《唐人写经卷》亦可窥豹。

南宋继轨北宋,不管是院画还是工匠画,均以精致、瑰丽、写实见长,甚至士人画亦复如是。本次展览中,收有南宋佚名《百牛图卷》及宫廷画家俞珙的《黄鹤楼图》。前者经现代著名鉴藏大家张珩珍藏,颇为罕见;而俞珙作品所见极少,福开森《历代著录画目》中著录仅三件,此《黄鹤楼图》为其传世孤本,并历经明晋府、温邦、冯志起、陈崇本、吴荣光、吴朴园、孔广陶递藏,颇为难得。

元代享国虽短,然书画之盛、巨笔之夥,後世难与之伦。四家之外,王振鹏、唐棣、钱舜举等,不可枚举。由比利时尤伦斯男爵收藏的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卷》是一件堪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方驾的纪实性风情画长卷,真实再现了元人生活场景。该卷钤有清宫鉴藏印多枚,并著录於《石渠宝笈续编》和《石渠随笔》卷四,被溥仪携出清宫後流落民间,终由尤伦斯夫妇购得。唐子华的《风微笛远图》轴亦为清宫旧物,前後曾经卞永誉、庞元济珍藏。

发端并发展於元代的文人画,至明而大兴盛。以流派而言,浙派、吴派、华亭派相继牢笼艺苑;以个人而言,戴进、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则相继主盟艺坛,成就中国艺术史另一高峰。由顾文彬过云楼和庞元济虚斋递藏的沈周《思萱图》卷後有沈周自书题咏,张灵、王洪、都穆、高相、顾文彬诗题,殊为难得。另一件沈周《佳果图卷》卷首有李东阳的篆额,卷後有祝允明、陆师道题跋,历经中日韩三国大鉴藏家项元汴、毕海梯、李佐贤、长尾甲、吴世昌、林熊光递藏,弥足珍贵。而董其昌为明代後期艺坛当仁不让的领袖,其影响之广,当时无出其右者。由海上著名实业家刘国钧旧藏的董氏《山水八开册》,有八开对题,并有吴湖帆题签,亦属上上之作。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