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黄花梨圈口栏杆亮格柜
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秋拍将于2012年11月28日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将推出约380件艺术珍品,总估值逾4亿港元。当天亮相的除了享负盛名的「精凝简练 – 美国私人收藏家珍藏中国家具」外,还将呈献第三部分的「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专拍。中国家具专拍共囊括了50多件珍品,总估值逾4900万 港元 / 600万美元。这批珍品来自美国多名显赫藏家,此次亦是它们首次在亚洲拍卖市场上亮相。李氏家族珍藏则是首屈一指的私人漆器珍藏,这一系列共 29件艺术瑰宝,总估值逾2,500万港元 / 300万美元。
此次拍卖的亮点为黄花梨及紫檀家具,后者是檀木的一种,素以珍罕质坚、纹理细密、木色暗紫而备受推崇。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家具的收藏重镇,但目前来说,这方面的收藏巨擘多数来自大中华地区。而中国家具专场拍卖地点的转移,体现了此类拍品的目光焦点正逐渐从美洲转移至亚洲,亦反映了亚洲中国家具收藏市场的活跃。
从上世纪中期至二十一世纪,收藏中国家具在美加蔚为时尚,不少藏家更远赴香港和伦敦,向知名的中国家具古董商搜购精品。中国家具线条简洁流畅,与当代北美的室内陈设搭配得天衣无缝,俨然已成为西方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
综观这批家具珍藏,最令人翘首企盼的是一对源自美国收藏家文德尔伉俪 (Dr. Sam and Annette Mandel) 收藏的清初黄花梨圈口栏杆亮格柜(拍品编号2018,见左图,估价:港币2,400,000-4,000,000 / 美元300,000-500,000)。这对黄花梨柜用料上乘且保存完好,在传世品中罕见之至。它们造型舒展,通体由黄花梨制成,且无混用其他木材,可见制作成本不菲。
清中期黄花梨平头案
拍品中的另一件点睛之作是清中期黄花梨平头案 (拍品编号2028,见左图,估价:港币2,400,000-4,000,000 / 美元300,000-500,000)。此案四圆腿收分明显,腿间装双横枨,腿下装黄铜套足。这件珍品由摩尔少校于1948年购于北京,用于装点其上海寓所,直至1949年离开中国返回故乡美国。摩尔少校于1990年辞世,在此之前,其珍藏的中国家具一直存放于美国故乡寓所内。
清中期御制紫檀雕凤纹挑杆灯架
拍品中还有一对源自加州荷里活私人珍藏的清中期御制紫檀雕凤纹挑杆灯架 (拍品编号2041,见右图,估价:港币2,400,000-4,000,000 / 美元300,000-500,000)。此拍品来自因主演电影《吸血僵尸》而享誉国际影坛的演员卢戈西 (Bela Lugosi,1882-1956年)。这对灯架用料考究,精工巧雕,纹饰富丽,非晚清作品能及,应是清中期雍正或乾隆初年的宫廷用具无疑。这对灯架做工精湛,构思新颖,尤以灯架的底座为然,其灯座饰一宝瓶,四周透雕如意站牙,谐「平安如意」,饱含吉祥寓意。
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南官帽椅
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南官帽椅亦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拍品编号2026,见左图,估价:港币4,600,000-6,200,000 /美元600,000-800,000)。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椅子,称之为「南官帽椅」。这对南官帽椅造型美观,是明式家具简约设计的典范。这对十七世纪的作品,应是专为贵宾或家中尊长所设的坐具,因其「S」形的背板能使坐者姿势挺拔,威仪之态益发突出。而地位或辈份较低者则多以矮凳坐墩为座。本拍品造型挺拔秀美,在同类坐具中极为罕见,其工艺更是一丝不苟,看来应是宫中嫔妃的坐具。
清初紫檀四面平桌
珍藏中还有一张清初紫檀四面平桌 (拍品编号2040,见右图,估价:港币2,400,000-4,000,000 /美元300,000-500,000)。这种典雅的样式在明代 (公元1368至1644年) 盛极一时,其风格之美源于简洁的线条和大方的造型,以及木质的致密光润。其桌面攒框镶三板,为案桌类中线条最简练的设计,造型典雅大方,加上结构四平八稳,故十分坚固耐用。时至今日,如此佳作在拍卖市场上仍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备受藏家青睐。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