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表情——李诗文油画作品释读
0条评论 2012-11-02 15:22:12 来源:艺术国际作者博客 作者:陈国辉

李诗文作品

李诗文作品

近些年美术界谈得比较多的是绘画的观念性以及绘画与图像之间的边界等问题,关于绘画的语言问题,尤其是具象绘画,似乎谈得比较少。如果撇开题材与背景不说,具象绘画已从传统的油画语言向图像转型,艺术家普遍采用图像的方式,将照片摄影等媒介的优势伴随图像的方式进入油画,于是语言的更新转向绘画自身以外,转向一个图像的世界:要么是传统的再现对图像的利用,不仅在技法上复制照片,在题材选择上也直接挪用照片;要么是采用里希特的风格样式的变体,通过绘画对图像进行模糊化的处理,从日常生活场景到油画风景,从古画挪用到家庭老照片,到处都是模糊的形象。尽管油画创作的图像化极大地拓展了具象绘画的表现形式,但它却意味着放弃自身油画语言的特性,致使不少画家绘画能力的衰退,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具象绘画语言的危机。

李诗文的油画作品是绝对的具象,题材来自都市日常生活,特别是都市年轻漂亮的女性生活,正是他所目睹的和经历的生活。但是他的具象比较另类,尽管他采用的是都市日常性的题材,并非是学院式的画室习作,画面的创作是在一种生活常态中进行的;同时,尽管他采用了日常生活的方式,但他又不偏重于对生活中的人物,或被忽视的生活中的某种真实的客观记录,他更多的是关注一种具象的再现形式,把想法或思想附加到再现的形式上。这就是其作品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使得他的作品显露出某种唯美的氛围。从画面效果来看,画家更像是乐于捕捉生活美的旁观者,隐含着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很难说李诗文的绘画有多么抒情的成分,但他确实是在把现实生活的经验转换为绘画的题材,并有着由对都市生活的描绘转化为对生存意识的反观,从直观的记录转向深层的追问与探究的倾向。

李诗文对具象绘画语言的关注,一方面与他有过多年写实训练的基础密切相关,这个基础为形象地阐释他的都市日常生活经验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他对绘画技术的迷恋,企图以特有的眼光来观察和记录“近距离”的生活,具象绘画的真实性不仅影响着他的作品感动观众的程度,也决定他在题材选择上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李诗文作品中具象形象的写实性几乎都是从照片中寻找题材和形象的,他所描绘的是都市生活的某一个瞬间或片断,如在地铁上、画展中、办公室内、马路上的某一场景或瞬间,这些都与照片摄影有着直接的关联。就像90年代中期新生代画家利用照片实现照片式的记录,以表现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方式的表现手法一样,在李诗文的作品中确实有某种图像式的痕迹,甚至他还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特定的照片后期处理效果,不过对于李诗文而言,这些都是以传统的绘画方式对公共图像所作出的反应,公共图像在这里只是作为再现的题材和描述的对象。问题是,在李诗文作品中所描绘的瞬间是图像的切片还是绘画的切片?我们更倾向于理解是绘画的切片。图像的切片具有摄像抓拍的效果,它截取的是生活的真实片断,所强调的是一个事实的片断,其所对应的绘画风格应该是超写实主义,也被称为照片写实主义;绘画的切片是瞬间场景作为绘画的题材,这个瞬间不仅是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或片断,也是绘画的选择,即经过画家对绘画题材的选择与过滤,并将个人经验转换为一种可陈述的内容体现在写实的对象之上,或者是题材选择本身就包含了某种隐含的观念,它有可能是直观的现实记录之外的联想,或是隐藏了的含义,而不是指形式的视觉张力。在某种程度上,绘画的切片表达受观念艺术和波谱艺术的影响,近年来表现为不仅通过绘画的语言复制图像,更是有意识地强化图像的视觉效果,力图凸显绘画的叙事性或隐晦的象征主义。李诗文所描绘的瞬间生活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末班地铁内庸懒的小瞌睡、街景中戴墨镜的时尚男女、画展中抓拍的艺术青年,都是作为生活瞬间集合在绘画切片的表现当中的,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尽管这种绘画的叙事性与古典主义绘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别于古典主义绘画用严谨、细腻的语言去陈述某个主题,李诗文的作品在绘画技法上有着由紧到松的过程,特别是近期的作品适度放松结构上的用笔,一遍到位的灰度色彩处理,背景虚化或油彩稀释的流淌感,追求轻、薄、松的画面效果,体现出画家个人抒情性情绪的投射。

从题材上来看,关注都市问题、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的都市题材已不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关键是,在关于都市题材的作品当中,艺术家能否以都市人的生存处境为主题关怀,超越在都市人的生活场景、瞬间片段等外在的表达,而深入到其具体活动的场景内部,进而展开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反思。李诗文久居上海,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身同感受现代大都市快节奏的紧张与压力,他的作品却以具象的抒情性方式,试图对他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行某种表述,它既是一种现实空间,同时又是一种心理空间——他创造出一种静默而唯美的场景,并以此来体验空间与人的关系——这是艺术家在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生存状态所作出的冷静、理想化的独特表达。如作品《呼叫等待》刻画在地铁上女青年手持电话等待呼叫的瞬间,画家有意地把场景稀释,在近乎灰度的色彩中营造某种冷调的抒情风格;《黑绳》描绘的是女孩用黑绳拉发丝的生活细节,画面以块面分割背景,笔触的淋漓流淌感,来强化人物的动态和表情,捕捉到某种宁静的美感。《我心遗忘的节奏》勾画的是音乐会演奏者侧身看谱的瞬间表情,画面的亮点是演奏者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近乎白色的乐谱,加以题目的诗意性暗示,展现出现实记录之外的种种联想。《休闲阅读》刻画的是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之外,难得在办公室内恬静、休闲的阅读片刻,画面光洁的,看不到笔触的油画语言,营造出某种轻松、柔和的娴静之美。整体而言,尽管李诗文的绘画作品借用了图像的技术表达,但他坚持在具象绘画的范畴和空间中,遵循着具象绘画语言自身的逻辑发展,探索将当代生活的视觉经验如何引入画面,他的作品在形态上仍是现实主义的变体,但它深刻地反应了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独特视角;更重要的是这种具象绘画不是一般展示某种超写实的风格,而是在逼近生活的真实中表现了都市人、都市生活的种种诗意性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画家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从这个层面上而言,李诗文的绘画作品不仅体现出他是现代都市生活的目击者,更是都市生活的抒情者,在其诗意化的画面氛围营造当中,包含了一种生活的态度,透过这种态度我们看到了画家眼光中的都市生活经验及他对生存方式的思考。

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具象绘画固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一个是对现实的模仿性比较强,另一个是在题材上受局限,尤其是采用图像的方式,题材常常会比较牵强,不是出自内心的题材。因此,已有不少具象绘画作品探索对传统具象造型规范的松动,主要面向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形式的变革,如在写实语言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样式,形成个性化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是题材的变革,如把荒谬与调侃的因素糅进生活化的题材。坦而言之,李诗文的具象绘画也同样面临着探索个性化基础上的独特风格的深化问题,如果李诗文用自己特有的抒情方式来处理图像与绘画之间的独特经验,能否将这种经验的共同性与方式的独特性使得他的绘画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呢?

 

 


【编辑:于睿婷】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