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年展——视觉之外 见所未见
0条评论 2012-11-05 11:06:37 来源:美术报 作者:庄燕琳

乔凡尼·安森莫 不可见的 幻灯片

乔凡尼·安森莫 不可见的 幻灯片

广州三年展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因其当下性、国际性以及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和关注,使得历届广州三年展的不同单元主题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讨论。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采用的是一种流动性的、延续性、研究性的展览模式,自去年9月以启动展拉开大幕后,相继有三回项目展登场。原本在猜想中的第四届广三展作为一个研究性的动态展,从提出问题出发,经过研究问题,深化问题,展望问题,展览脉络逐渐变得清晰、明朗。9月28日至12月6日,广州三年展的重头戏——主题展“见所未见”登场,把为期一年多的第四届广三展推向高潮。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主题展“见所未见”在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及广州正佳广场等多个空间呈现。展览试图通过丰富的展示空间打破学科边界,建构多义性的展示空间,并进一步由展示艺术品为主体的美术馆向公众参与为主体的体验美术馆转化。美术馆作为传统的展示空间,大剧院作为演示空间,正佳广场作为公共空间,呈现场所的不同彰显了这次广三展与以往任何三年展、双年展不同的独特性。

主题展“见所未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动态影像、装置、声音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媒介形式。邀请了24个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家与本土艺术家同台竞技。本次主题展的主题“见所未见”,即是对于视觉未见之物在思维和精神上的所见,看似玄妙莫测,实则比较直白,相对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没有过多的概念阐释,观众可以怀着轻松的心态来完成整个观展过程。当代艺术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同观者对作品的解读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位观众都有介入和阐释作品的权利。艺术家所能做的是在原有的层面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可能性,引发人们对原来一些固有观念的反思和重新判断。“见所未见”主题的包容性很大,可以涵盖宇宙万物,具体到一件艺术品本身,更显得耐人寻味。视觉观感上的不确定与观者自身密切发生关联,好奇心激发出想象思维的空间,驱使观众不知不觉进入到作品本身,去探寻哪些是可见,哪些是未见,哪些是可见中的未见,哪些是未见中的可见。

当代艺术因其先锋性与实验性,似乎与现实生活距离甚远,人们往往对无法轻易理解的事物心怀抵触,再加上很多当代艺术展容易在概念中纠缠不清,显得晦涩难懂,更使得普及性不够。本次主题展所展示的当代作品,形式和内容上多少给人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觉。一般参观展览我们会纠结作品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总是想了解艺术家们的意图并从中获得些什么, 这次展览可以使人暂时抛却理性的求知欲,完全凭借兴趣去感知去互动,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思考或豁然开朗。这是一个跨界的展览,很多作品是艺术与科学、哲学的结合,看过作品后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可以用视觉来辨别的东西太少了,但是我们对于艺术的种种定义,似乎都以一个最基础的条件“可见”为原点。这可以引申出的问题是,一件无法观看的艺术品是否还是艺术品?可观看的程度和作品的艺术性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在王郁洋的作品《隐形雕塑》中,雕塑的造型来源于与清华大学一些物理学家们的合作,这些用汉白玉或不锈钢材料制作出来的抽象雕塑,虽然实实在在,却无法被雷达“看到”,最先进的探测仪却探测不到一些我们眼见为实,触手可摸的东西;美国艺术家乔纳森·西佩的装置《慢动作撞车》,两辆车慢慢地互相靠近,每小时动1毫米,一个月之后两辆车会完全撞在一起,如此慢的车速肉眼无法察觉,却是真实存在的一次碰撞;隋建国的雕塑作品《一立方的黑暗》,是用16毫米厚的钢板做成的铁盒子,因为作品材质我们无法进入这个空间,也无从知道空间里面是什么,它引起的一个悖论就是一旦进入了这个空间,还是“未见”,里面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到,这是一个封闭的在物理学上可以成立的绝对黑暗的概念,作品显露出艺术家的批评性,但在未见的概念里,也是在思考我们感知的局限性。当我们试图想探究视觉背后的实质时,会用想象力,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象方式,而这种想象力恰恰是通过视觉的一种想象。展览中的作品充满了艺术与视觉感官之间关系的质问,探讨了跟艺术有关或无关的一些可能性的存在,所有的参展作品都有它可见的部分,而这些可见的部分却都不是艺术品真正的内容,而只是一个指路牌,将观众指向巨大的不可见的山谷,引发了人们创意思维的开拓。

将艺术融入公众,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从单一的展示空间走向公共空间,是近几年来美术馆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届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展《见所未见》的“正佳广场计划”,对此做了有趣的尝试。没有贴任何展示标签的艺术品走出传统的展示空间,悄然融入到正佳广场这个可同时容纳数万人消费娱乐的公共场所,这个霓虹闪耀,游人如织的社会现实空间,给艺术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当艺术走入生活,它们的界线在哪里?何处是“艺术”?何处是“生活”?展览回避了对作品的通常表演性展示,相反,彻底制造了一种“隐藏”,这并非出于对视觉环境的妥协,它反映出一种对日常生活公共空间的尊重,以及对当代艺术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批评性反思,并形成对“未见”的积极回应。人们怀着寻宝的热情去辨别哪些是被“隐藏”的艺术,也一时难以分辨这是艺术还是原来的生活,艺术,无处不在。

主题展的另一个部分,是在广州大剧院上演了一场视听盛宴,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的传世之作《4分33秒》得到重新呈现;英国艺术家凯蒂·帕特森的《地球-月亮-地球》也演绎了“变异”后的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有意思的是,演奏者的现场声音艺术表演构成了这一项目的全部内容,演奏结束,也意味着这一展示项目的结束,它只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而当时在场的观众正是这一展览计划的真实记录者。

“见所未见”,以视觉想象为起点,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创造性的对话方式,一种更具持续性、延展性和可转化性的想象力。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