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中国工艺美术,怎样更好地传承它,让许多有社会和文化责任的工艺美术大师们颇为关注。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承办的“名师一堂课・感受中国工艺美术之美”系列活动即将启动。多位国家级美术大师积极加入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准备为成都的学子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工艺美术课。
郝淑萍:和孩子们跳一段针尖上的优雅芭蕾
一根绣花针,带着五彩丝线于软缎丝绡上翩翩起舞,蜻蜓点水般轻巧的技法,好似优雅的芭蕾。这一特殊的“芭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蜀绣艺术家郝淑萍一跳就是整整50年。
现在,郝淑萍加入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要带孩子们一起跳一跳这针尖上的芭蕾。
“很欣慰蜀绣已飞入平常百姓家,对于孩子们,我还是要好好跟他们说说关于蜀绣的历史。”郝淑萍介绍,1961年她从成都工艺美术学校蜀绣班毕业,进入成都蜀绣厂当工人,直至担任厂长、蜀绣研究所所长。郝淑萍表示,现场会带一些作品,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蜀绣十二大类一百多种针法创造出的神奇,“它比油画表现的对象更生动、更有立体感。”
龚道勇:教你用坚硬的竹子编出轻盈竹扇
“我会带些半成品,让孩子们看到他们平时熟悉的竹子,是怎么在我手中变得纤细,变成他们心中的花鸟的。”有“中华第一扇”之称的龚扇第四代传人龚道勇向记者介绍,他出生于龚扇世家,从小随父学艺。在其他地区,也有竹编扇子,但龚扇的最大特点是“精细”度非常高。“我会跟孩子们讲解,龚扇至今有130余年的历史,竹丝的厚度,一代比一代更细更薄,到我这一代(第四代),一根薄竹丝的最高水平 ,已经能达到 0.01―0.015mm,大概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七分之一。”
提到对龚扇技艺的学习和传承,龚道勇称,课堂上他首先要教孩子们刮竹,“学习过程会比较枯燥、繁琐,且需要一定的悟性,当然也能从中教孩子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编辑:文凌佳】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