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拍卖本周末携“元代《清明上河图》”来西安展出
0条评论 2012-11-09 18:13:2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陆俨少 女真人生活图

陆俨少 女真人生活图 
纸本设色 
80x253cm 
估价待询

著录:1.《91现代中国代表作家展》,第26-27页,韩国经济新闻社,1991年9月。

      2.《陆俨少精品选集(上卷)》,第172-175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

      3.《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集》,第284—28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月。(信息摘自网络) 

《女真人生活图》是一幅大型的历史画创作,这在陆俨少的作品中并不多见。此图作于1957年至1958年之间。1951年陆俨少在上海连环画研究班结业,被分配到同康书局任绘画员。1952年至1955年之间共绘制十余幅连环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人物画创作风格,从此图中亦可见之。当时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为政治服务,倡导集体创作,故此图当时署款陆俨少、孙祖白画。30余年后,即1990年,陆俨少重见此图,于是重题记述了创作经过。孙祖白亦即孙祖勃(1919-1978),吴湖帆学生,精鉴别,熟稔画史、画论。孙为此画进行一些考据工作,即搜集金朝建国前女真人的习性、衣着、社会阶级等史料。后由陆俨少一人执笔完成。1958年,陆俨少被打入右派,即题中所指的“政治之厄”,此图亦“打入另册,沉沦二十余年”,甚至“不知流落何所”。经历30年后重见此画,沧桑变幻,物是人非,其感触犹如“远行客离乡日久,到家重见亲生儿女”,足见此画对于画家的意义。女真人是满族的祖先,世居东北平原和松花江流域一代,其生活方式既不同于汉族的定居农业文明,亦不同于蒙古人的游牧文化。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女真人的生活方式较为多样,既有渔猎,又有农耕、蓄养牲畜。此图便是一幅女真人的生活风俗图,亦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样,它真实地反映出女真人的生活历史原貌。在横向的巨幅画面中,构图磅礴大气,群山巍峨,河道蜿蜒,既有密集的山川林木,亦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在青山绿水之间,有女真人的村落,散落着两百余人物、牲畜,既为点缀,又使画面显得恢弘和富有趣味。以人物组合而言,分为各个阶层,衣着服饰、动作形态各有不同。属于劳动阶层者,有山中烧窑、凿石者,人物或给炉火填薪,或挥锄凿石,或挑担,或赶牛车。还有在茅舍旁煮饭者,河中渔猎者,垂钓者,农耕者,建造房舍者,骑马者。人物虽小,动态、造型却十分生动,反映出女真族下层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画面左下侧一个庭院中,显然属于贵族的聚会,两位头戴毡帽,身穿锦衣,貌似高官的人物坐在屋舍的酒案旁对饮,旁有侍女侍奉,院中有武士站岗,树旁拴着一匹白马,马童在树下打盹。高大的屋舍、高贵的装束与近在咫尺的茅舍、乡野村民构成鲜明的反差,画家通过这种对比勾画出女真人的社会阶层之差异,以及人物形形色色的面貌。整幅事无巨细,将山水、人物、动物和建筑巧妙地汇集在一起,表现出女真人的生活风俗,不仅画法独特、笔致细腻,且具独特的美学价值,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