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在创作剪纸作品
在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展出的亨利·马蒂斯作品展每天都有大量观众排队观看。策展人塞西尔·德布雷从画家的创作中,发现其中所隐藏着的“对位”概念,当观者能有机会把画家的两幅或多幅作品比较观赏时,或将对马蒂斯的“野兽人生”有更深切的理解。
马蒂斯的新生
蓬皮杜的马蒂斯展览是这些天的法国艺术热点,策展人从画家的创作中发现所隐藏的“对位”概念,或将让人深入理解其“野兽人生”。
以“成对和成组”为展览名称,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策展人塞西尔·德布雷将法国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画作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重新呈现给观众。其灵感应该来自艺术史学者皮埃尔·施奈德自1986年开始的对马蒂斯作品的研究,施奈德在研究中提出了画家在创作中所秉承的“对位”或“成对”的概念,并且以“重复”为主题,精读了马蒂斯的90多幅油画作品。
“周而复始”这一永恒的命题是如何在马蒂斯的“重复创作”中得以呈现的?精读马蒂斯所创作的、最易让观者头晕目眩的《巴黎圣母院》、《金鱼缸》、《蓝色裸女》等系列作品,或可探及画家的创作心路。
看得见巴黎圣母院的画室
马蒂斯的画室坐落于巴黎圣米歇尔大道19号。自1895年至1907年,马蒂斯在那里度过其12年创作生涯。在这套兼有工作空间和生活空间的画室中,能看到两处风景。画室左侧的窗户朝西,举目望去能依次看到巴黎著名的圣米歇尔大桥、新桥、市中心的西岱岛、立法大楼和最远处的卢浮宫。画室右侧的窗户朝东,巴黎圣母院的正面赫然耸立于窗前。要真正看透马蒂斯的创作,对其画室做如上了解实乃必不可少的,而正在蓬皮杜中心展出的马蒂斯大展也正是以在此背景下创作的一组作品作为开场白。
马蒂斯在圣米歇尔大道时期所创作的5幅作品重建了这一生动的画面。其中最早的一幅是创作于1898年、后为其好友楚特·斯坦(Gertrude Stein)收藏的纯色作品。创作于1900年的《雪中的巴黎圣米歇尔大桥》,则以一种印象派的技法描绘了积于人行道边边与河中驳船上的洁白的雪。余下的3幅作品也是创作于这一时期,这三幅作品的构图有一个共同点即于画面左侧都有一条垂直地带,画家以窗户的边缘或百叶窗页,把这条垂直地带画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铅垂线”。而画面中的其余部分则都与这条“铅垂线”相垂直,它们包括从窗户中看出去所能看到的奥古斯都大帝大道、新桥和卢浮宫。这三幅作品的不同之处则在于画家的着色,作品《太塞尚化了》中保留了一大片天空,作品《没遮住》的画面则只有简单的勾勒,而作品《盘子里的水果》则大量使用绿色,颇似另一位年代稍晚的画家阿尔伯特·马尔盖的用色。
1907年之后,马蒂斯搬迁至巴黎郊区的伊西莱穆利诺(Issy-les-Moulineaux)居住,他在那里布置了一间画室,但不久之后他又回到市中心的圣米歇尔大道,于1913年重新租下圣米歇尔大道19号的一间画室,新租的画室位于4楼,就在他之前使用的画室的楼下。
巴黎圣母院
正在蓬皮杜中心展出的两幅以巴黎圣母院为主题的作品即创作于新画室中,它们分别为《巴黎圣母院》和《巴黎圣母院的风光》,都是创作于1914年春天。在《巴黎圣母院》中,马蒂斯为了精确再现春天、风景和建筑细节,捕捉住了瞬间展现的细节和灵光一闪间的情绪。街上行人的姿态、塞纳河水的颜色变化(河水在流经桥下时所呈现的颜色变化)、蓝白相间的天空,以及一道亮白的光线晕染下的行道树和巴黎圣母院的大门所呈现的绿色、红色和粉色,画面中的一切无一不是动态的,它们恰似在时间的作用力下缓缓前行。
而《巴黎圣母院的风光》则更像是一幅描绘天空的画作,画面中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故事,甚至连光线都不易被发觉,惟余一片统治着整个画面的蓝色,从中观众却似乎能感受到天空的呼吸,好像在试图触及无限高,而尘世的景色已然化为无数星星点点的几何形状了。该画中的巴黎圣母院向天空伸展的穹顶被笼罩在一片阴影中,下面则是一层透明的白色和一层绿色。几何框架在画面中还描绘了另一个层次的风光,它们是寥寥几笔勾勒出轮廓的塞纳河、河岸和从一扇窗户中反射出的拱桥。当然,即使有这些尘世的风光,人们依然很难发现这件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画中并没有很实在的天空、水面和天际线,一切皆上升为了概念,一切皆为蓝色的泡影。在此强调其不平常的蓝色倒是饶有趣味,我们是否可以自问,这片蓝色难道是艺术家犹豫踌躇的反映?抑或是艺术家潜意识中的色彩?或许,观者可以试试将此作品与立体主义稍作比较。或者,难道这一派精致更像是一种白日梦的呈现?日出之刻的巴黎圣母院确为马蒂斯日日所见,但是,他也可能把他搭乘飞机时所见的天空融入其感受中。希腊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借助精致的人造翅膀遨游天际,却因为太阳的热度融化了蜂蜡,导致机械翅膀脱落,因而不幸坠落。在从天际摔至大地的过程中,伊卡洛斯所见的天空是怎样的?那可能也是当马蒂斯在飞机上欣赏天空时努力去感受的心情吧。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