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跃进美术理论与批评文集《立场》首发式暨研讨会现场
邹跃进美术理论与批评文集《立场》首发式暨研讨会现场:批评家杨卫主持研讨会
2012年11月17日(99艺术网 成小卫)下午3点,“邹跃进美术理论与批评文集《立场》首发式暨研讨会”在798圣之空间举行,此次活动是批评家邹跃进辞世一周年后由其亲朋好友、艺术界相关人士以及湖南美术出版社自行发起,面世的《立场》一书是对其25年来关于美术论文的一次集中发表与展示,而书名“立场”也被在座的各位嘉宾称之为“跃进的立场”。邹跃进夫人何畏、批评家杨卫、贾方舟、王端廷、段君、邓平祥、高岭、湖南美术出版社副主编邹建平、社长李小山以及邹跃进生前的同学亲友等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在杨卫的主持下,到场嘉宾依次发言,详述与邹跃进生前的那些事儿,一表对邹老师的无限怀念和哀悼。
老邹式批评:跃进的立场 善辩
在众多嘉宾的发言中,听到最多的就是邹老师生前每每出席研讨会总是会与很多批评家在场上论战交锋,善辩是现场嘉宾对邹跃进的共同认识,而批评家王端廷在现场更是用“穷追不舍”来形容老邹,贾方舟也引用了邹跃进与段君曾发生过的“交锋”事件,对于这一点,段君则在现场对大家讲述了当时事情的经过,并一再强调邹老师对于学术相当严谨,但在私下,他对于学生和与他交战过的人和蔼可亲,他不会将学术上的争论强加到个人的生活当中,这是当之无愧的学者风范。
现场,很多人在描述自己与邹跃进的事儿时还是习惯的称他为“老邹”。其实对于老邹的善辩性情,艺术界的人士大多都略知一二,在去年老邹逝世时,艺术界很多人士撰文皆有提到,当然被提到的另一特点则是烟不离手,由于老邹的去世,在这次的研讨会末尾,批评家杨卫告诉大家很多人由于这个原因都戒掉了烟瘾,老邹在生前对艺术界有很大贡献,而他的逝世又为艺术界人士的健康问题做出了贡献。
除了到场的嘉宾外,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到达现场的嘉宾也通过各自的形式表达了对邹跃进的怀念之情。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的邹建林是邹跃进的得意门生,他为此写了一段对邹跃进生平重要事迹和学术成果的稿件并拜托《立场》的责任编辑王柳润于现场宣读,师生之情溢于言表。
在众嘉宾的描述下,老邹的形象历历在目,听到大家对他的怀念,其夫人何畏在最后总结中说到“虽然老邹已经不在了,但我感觉他从未离开过”。
在研讨会末尾,有嘉宾提出可以在老邹逝世两周年或三周年时出版一本大家对他的回忆录,将大家的思念汇聚成文字成书出版,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各自对他的怀念和崇敬。建议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关于《立场》
在此次书籍《立场》的后记中,邹跃进写道“自1985年在《美术思潮》上发表第一篇论文《美术史上的回复与创造》到2010年,我从事美术理论、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研究和写作已有25年,这里集结出版的论文,就是这25年留下的一些踪迹”。而《立场》一书的出版是对他这25年来艺术成果的一次汇报和总结。本书的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发生与发展、现代与当代、艺术与社会和矛盾与困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美术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主要涉及的领域有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方现代与当代艺术的性质与特征;中国艺术发展的困境与矛盾。
邹跃进教授2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美术理论与美术批评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所以,本文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代学者的美术思想、方法和立场。对于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美术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邹跃进简介:
1978年入湖南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学习,1982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89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92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10月16日清晨辞世。
邹跃进是国内重要的美术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新中国美术史》、《艺术导论》、《毛泽东时代美术》等,曾经在《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杂志等众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他还是许多重要美术展览的策展人,其中包括《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和《叙事中国—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等。
【相关阅读】
编辑:成小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