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0条评论 2012-11-19 16:57:0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

“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开幕式现场

2012年11月18日上午十点, 王鹏的《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水下回廊东览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该展由钧天坊主办,北京市文化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此次展览以当代艺术家王鹏的古琴作品为主体,同时配合古琴知识讲座、古琴演出等系列活动。

这是一次文化界的跨界展览,是王鹏先生与不同领域的有识之士一同演绎的文化艺术饕餮盛宴;是思想深度,艺术理念及美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融合。 除了延续以往一贯倡导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艺术与生活的理念,此次更侧重于通过当代艺术手段来实现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诠释。 王鹏先生希望通过此次跨界融合探索出当代艺术可以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基上,当代艺术家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能够绽放出新的艺术生命,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当代作品。

在开幕式上的嘉宾发言时,领导指出,我们的好日子能有多久,路能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我们民族的根扎得有多深。今天,我们继承跟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给我们中国人的根扎深并使其长长,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中国人获得久远的前途跟好命运。这件事表面上是古琴的事儿,一个古琴的展览,但是其承载的命题却非常之大,意义非凡。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次有意义的展览。这是一件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如何打通古与今关系的命题。我们一些人在做文化传承时候往往忽视一个角度,就是我们弘扬“古”的目的,实际不是为了复古,不是为了回到古代去,而是用古来照耀我们的今,用古典文化来使我们的“今”可以过得更好。王鹏先生这次精心设计的展览着眼于人的生活,着眼于打通古今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古典文化在今天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古琴是个高雅的艺术,使人活的更好,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所以,这是一次很好很有意义的展览,是一次关乎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更好的弘扬与继承的命题。而通过此番深刻的思考跟发言,为观者做了最好的展览导游介绍,观者带着这些思考去参观这个展览,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

“无痕——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开幕式观众席

进入主展厅,展厅内灯光灰暗,偶尔暖灯打在古琴、茶碗上。片片竹林、潺潺流水、粒粒散石,古琴点缀其间,曲径通幽。正厅中央,一把仿“太古遗音”琴引人驻足,两肩圆鼓,似满月,黑漆,大流水断纹。这便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的那把古琴,美而不艳。另一把琴“无痕”也格外夺人耳目,这是古琴制作名家,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鹏的作品。

本次展览用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的手段诠释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精神,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无痕”地契合,甚至可以演变成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式这一重要讯息;同时这样的艺术形式将成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为传统非遗项目营造出更大的生存环境与空间,使传统艺术在当代获得新的生命;继而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感召力净化人心、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推动社会进步。

据悉,此次展览讲持续到12月8日,古琴讲座持续展开,25日晚8点有小剧场音乐会,敬请期待。

编辑:李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