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节点——艺术史个案研究
l 72年“文革期间首届全国美展”——何绍教《学耕》
何绍教《学耕》布面油画1972年 207×138 cm
估价:6,000,000-8,000,000
出版:1.《在广阔天地里—美术作品选》(知青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P14。2.《新中国美术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P83。3.《中国油画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P219、4.《新中国美术经典70年代》,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P57。5.《中国美术文献博物馆(第1-8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P786。6.《青春叙事:知青油画家作品40年》,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P193。7.《岁月有痕——毛泽东时代美术作品精选》第八章
展览:1.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72年5月23日
何绍教以油画《学耕》而为美术界知晓。1969年何绍教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浙江省建德县的一个贫瘠的农村插队。当他创作了《学耕》的小稿后即被组织推荐到省一级参加全国美展的重点加工班。最后被奇迹般的选入全国美展。当时只有25岁的他是浙江省参加1972年全国美展仅有的三幅油画中最年轻的作者。此画曾被当作知青美术的典范,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广为发表,后又被很多美术史类书籍收录。同时《学耕》由于题材特别,着力表现女知青参与上山下乡的劳动场景,在当时被印制成宣传版画,在全国各地有着极大的发行量,是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最真实写照。
知青美术专家王明贤先生谈到《学耕》时表示,“先从“文革”来说,“文革美术史”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史非常特殊又重要的一页,知青美术又是“文革美术”中一个很特殊的一块,何绍教的《学耕》作品又是知青美术的一个代表,所以何绍教的作品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作品。有关这幅作品还有一点:现在知青美术大部分代表作都毁坏了,真正保留下来的作品非常少,像刘柏荣的那件作品,以及徐诚忠的《毛主席的红卫兵》其实都毁掉了。他们最近展览都是这几年重现复制的。何绍教这个作品是当年1972年的原作,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它的珍贵性、历史性从这一点上应该更加体现出来。”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