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乾坤 方寸凝烟——歌德拍卖2012年秋拍烟斗专场前瞻
0条评论 2012-11-24 16:47:2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斗转乾坤 方寸凝烟——歌德拍卖2012年秋拍烟斗专场前瞻

泰迪·克努森(Teddy Knudsen) 手工制作光面烟斗
等级:老鹰级

石楠木纹细密紧致,整体造型构思巧妙,从不同角度看去有不同感受。口柄处泰迪精心装饰,更添活泼灵巧。为泰迪制作的老鹰级别烟斗。

2012年秋拍,北京歌德隆重推出<<斗转乾坤—世界著名烟斗专场>>,众多烟斗大师手工制作烟斗齐聚一堂,包括丹麦制斗大师安娜·朱莉,泰迪·克努森,弗莫,汤姆艾尔唐及S  Bang(皮尔和沃尔夫)等名家手工制作的烟斗,考究的材质、精美的造型、复杂的制作工艺,配以烟斗制作大师们无限的创意想象,让每一把手工制作烟斗都成为一件珍贵的收藏品。

人类烟草消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最初烟草是被用于缓解身体疼痛,疗伤及宗教祭祀。考古学家在南美洲曾发掘出3500年前的烟草种子,在美国大陆也出土了2000—3500年前使用过的石质烟斗,由此表明,自人类开始抽烟起,烟斗就一直在被使用,可以说,是烟斗启蒙和丰富了人类烟草消费的历史。

在欧洲,一般意义上认为抽烟斗的历史大约是从公元1500年开始,但实际上,在意大利庞贝古城(公元79年毁灭于维苏威火山爆发)发现的一副壁画《The KnucklebonePlayer》当中清楚地描绘着一个正在享受着抽烟斗乐趣的人。欧洲最初的烟斗是采用陶土烧制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烟斗的材质也逐渐发生演变。在英国,工匠们制作烟斗的材质从陶土、陶瓷、玉、海泡石,直到1860年,石楠根开始被广泛的用于烟斗生产制作中,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制造烟斗最主要的材料。

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播,卷烟机出现,开启了人类烟草消费的新历程,但与此同时,烟斗却依然是烟草消费的王者,在1928年,欧洲烟斗制造数量超过840万只。

时代在不断进步,烟斗也从一个单一的烟草消费工具演变成为一件集成了烟斗制作大师精湛工艺,创意想象和卓越才智的工艺品,其考究的材质、精美的造型、复杂的制作工艺又共同将这件工艺品推升到珍贵收藏品的行列,正如丹麦现代制斗大师弗莫(Former)所言“制作烟斗需要宽松的时间和更多的创意,不必根据产品手册上一板一眼的做,而是根据每一把烟斗本身的‘性格’来决定它的外形。”

在这个一切追求效率和快捷的年代,烟斗又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似乎如一种老派的象征,不似香烟快餐式的便捷,不如雪茄易受环境限制,它工序繁复却又使用随性,掌控随心,耐得住性子,经得起等待,如同成熟男性阅尽繁华后的深沉心态,冷静,稳定,内敛,谦让,一杯醇香扑鼻的干邑,一只烟云过眼的烟斗,该是怎样一种惬意的生活?

斗转乾坤 方寸凝烟——歌德拍卖2012年秋拍烟斗专场前瞻

安娜·朱莉(Anne Julie)手工制作烟斗
产地:丹麦  

造型别致且巧妙嵌入金丝,一面形成五角星图案,另一面加入蓝宝石设计。斗柄颜色变化和谐优美,纹路美妙。斗盒上是一幅艺术感十足的立体抽象画,为安娜亲手绘画并雕刻。盒内以丹麦海豹皮装饰。

【相关阅读】

北京歌德拍卖即将进行网上拍卖

历久弥香——北京歌德2012秋拍茅台专场前瞻

 


【编辑:宋林林】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