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档案"全数成交 拍卖市场更重文化价值
0条评论 2012-12-07 10:4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中江

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713万元成交 摘专场头魁

当晚首个成交价超百万的拍品是梁启超创办《国风报》、宣传立宪思想的信札。从18万元起拍,经过40余轮激烈的竞价后,最终竟以264.5万元成交,现场响起了掌声。随后一些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拍品,也均以较高的价格成交。

接下来的“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礼本”以70万元起拍,迅速攀升至280万元,经多轮竞价后以379.5万元成交。此为梁启超为梁思成与林徽因专门设置的订婚仪式“流程说明”,内容涉及谁做大媒人、庚帖如何写、不同的人庚帖又如何设置、庚帖要用多大开本、聘辞由谁念等等之类每步安排极为考究,可谓是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段传奇婚姻的最佳佐证。

梁启超“ 反对袁世凯称帝”信札,起拍价25万元,最后以356.5万元成交,超出起拍价10多倍。康有为谴责袁世凯诗作《不敢再来行》等,也拍出不错的价格。

梁启超1916年作《袁世凯之解剖》,以713万元成交价成为本场冠军。梁启超在该文章中以犀利的语言剖析了袁世凯自编自导的“称帝大戏”。《清代学术概论讲稿》则以368万元成交。

拍卖市场更重挖掘艺术品文化底蕴

“南长街54号”藏梁氏档案由梁启超胞弟梁启勋的后人整理珍藏,尘封百年后首次集中现世,它也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梁启超文物集。其中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近千件,是关于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最有深度,最全面(涉及近代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司法等方方面面)历史瑰宝,也是对梁启超、梁启勋、康有为等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的最新发现。

操办本场拍卖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曾以“过云楼藏书”创造2.162亿元的古籍善本拍卖世界纪录。此次重点推出“南长街54号”藏梁氏档案,同样以深挖拍品背后的文化底蕴为着力点。为此,公司曾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行研讨活动。

此前出于有利于历史文献整体流传、研究的考虑,有学者希望全部拍品能整体拍出。《梁启超传》作者、学者解玺璋就曾表示:对这批文物,最好的办法是请天津饮冰室梁启超故居接收过来。

不过,6日当天的拍卖还是采取了拍品分散的方式。匡时方面表示,这是送拍人的意愿。但公司在拍卖前就和中华书局合作,将这批档案影音出版,目的就是给专门机构提供研究上的便利。

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表示,当晚的拍卖结果,反映了市场对有文化含量、文化价值的艺术品的重视。“这些拍品的价值不能单纯按照市场价格衡量,因为他们都是那段历史的重要物证。今天的买家应该说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赚钱,用这类东西也很难赚钱。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文化的崇敬,觉得有意义才出手,而且很可能成为最终的收藏者。”

不过他也坦言,目前国内市场仍缺乏对文化的尊重,对这类艺术品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名人书札的价格,和欧美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书札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希望能通过“过云楼”,让更多人认识古籍的重要性和价值,以“钱”把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文化的关注上来。

古籍善本拍卖渐升温 仍难比书画板块

近年来,以“过云楼藏书”拍出为标志性事件,原本公众关注度较低的古籍善本拍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日益受到各大拍卖公司重视。在今年的秋拍市场上,古籍善本的表现就备受关注。北京保利首推近万册“广韵楼”藏古籍善本,行家估价逾亿元。有评论指出,古籍善本拍卖正进入主流拍卖领域,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的重要藏品种类。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古籍善本之所以能成为热点,除了拍卖公司主推该板块外,也契合了当下藏家及公众对古籍的文化价值和藏书这种文化行为的重新发现与认同心理。不过由于存世量较少和对竞拍者知识、学养要求高等因素,目前古籍善本的价值仍未得到充分挖掘。

对此董国强表示,尽管古籍善本、档案书札等在内的艺术品文化价值很高,但无论从成交额、参与人群等来看,还不能占到拍卖市场的十分之一,远不及书画拍卖,所以还不能称之为很重要的板块。不过这个群体的买家忠诚度和文化素质比较高,到现场的人都是想买的。未来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这类艺术品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几年时间,还需要一步步完善,向更高方向“进化”。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