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盛宴 99艺术网一周展览现场报道推荐
0条评论 2012-12-10 15:47:5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郭毛豆 综合

展览现场

上周末,今日美术馆重磅推出三个展览:李津个展“李津·今日·盛宴”、“何不水墨——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联展”与“就像风一样自由——罗丹2012油画展”,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等汇聚一堂,为京城萧索的寒冬增添一份火热。另外,谭平个展“1 劃”于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浓缩这位最重要的抽象艺术家四十年的生命轨迹。

 

“1 劃”浓缩的四十年生命轨迹——谭平个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简介:

2012年12月7日下午4时,由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领域重要人物朱青生策划的《谭平个展:1 劃》于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也是首个进入中国美术馆主展厅的抽象艺术家展览,在本次展览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作品是谭平专为中国美术馆圆形大厅创作的一件作品 ——《+40m》。

策展人朱青生:

谭平这40米长线,带出了他对自己心灵历程的一次阶段性回溯,并且成为展览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这条线形成历史的追溯,是将作品建立在和艺术家自己所有处境的交流、挣扎、较量,所有岁月的经历、涵养、酝酿之上,这一切通通灌注到线里去之后,不断地前行,永无休止。在对这根线现有的推进中,谭平付出极大的心力和极大的毅力。在这种持续地推进中,精神被凝固成这一个具体的、可以被看见的‘表达’。

 

今日盛宴:“吃货”李津的水墨美味关系

展览简介:

2012年12月8日下午,被誉为“中国当代水墨领军人物”的艺术家李津,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他的全新个展《李津·今日·盛宴》。今日美术馆1号厅偌大的展厅中室徒四壁,唯独在地面上陈列了一幅23米长的水墨长卷,如此“怪异”的布展方式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室上堪称首例。除了主厅的视觉盛宴,旁边的副厅中是艺术家李津特意安排的一场真实的“百人盛宴”,由五头烤全猪组成的大型食物装置《串》横贯在餐桌之上,肉香四溢令人垂涎。

李津:

之所以行万里路,是想让自己的思想保持在新颖的刺激当中,只有对自己的生活和艺术都充满新鲜感,他这颗“老树”才能开出新的花朵。对于水墨本身,李津觉得他还挖掘的不够,无论是从毛笔还是宣纸,水墨的敏感度是很多材料所无法替代的,除了传统的水墨技术,他认为,当代的水墨创作更多的还是要回到心中意念当中。

 

就像风一样自由——罗丹2012油画展登陆今日美术馆

展览简介:

2012年12月9日下午3点,“就像风一样自由——罗丹 2012油画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集结了中国80后青年艺术家罗丹2007-2012年间完成的重要代表性油画作品。著名艺术家钟飚、方力钧、庞茂琨,知名艺术批评家何桂彦等作为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的现场。

罗中立:

我和罗丹的作品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两代人、两种不同文化语言环境里面呈现的作品。在罗丹的艺术创作中,我把他和我的学生一样对待,会和他进行交流切磋,在他的画风选择上,不会强加干预,而是给他一个完全自由、开放和包容的环境。罗丹这次的展览只是对于他最近一段时间艺术创作的简短而阶段性的展示,我希望在这次展览之后他能够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创作出更多有新意的作品。

 

何不水墨今日美术馆开幕

展览简介:

2012年12月8日下午3时,由沈揆一、李小倩策划的“何不水墨?”于今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等四位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四位艺术家虽然采用的媒材,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不同,但运用水墨性话语展露他们的观感世界,描述各自的人文景观,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提出对传统或现代的质疑。

策展人沈揆一:

刘丹、徐冰、王天德、冯斌,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观念和清晰的个人风格,但无疑都与水墨有关。他们不是一种简单的与过去决裂的结果,而是将其重新调整和处置,但他们无论在观念的表达、题材的选择、媒材的运用、技法的拓展都表现出惊人的可塑性与包容性。

 

在摧毁中重建——肖勇个展于视空间开幕

展览简介:

肖勇个展“问题树”于12月8日下午在798艺术区视空间开幕,这位来自深圳的艺术家恰巧赶上了冷空气来袭京城,“在气候上多少有些不适应”。但开幕当天视空间的人气爆棚,策展人顾振清、收藏家邬红五以及肖勇的朋友们和各大媒体汇聚一堂,多少能为艺术家带来些温暖。

策展人顾振清:

和深圳艺术村中逐渐沦为“艺术劳工”的艺术家不同,肖勇考虑的很多视觉问题、文化问题都很专业。他画作中的形象都是从中、西方文化事件、历史典故中重新阐释,把对象解构以后又重新建构,“这跟北京的艺术家比较接近,是在同一个学术水平上想问题”。

 

“即逝的怀旧”Tawan Wattuya 个展登陆杨画廊

展览简介:

从严肃冰冷的兵马俑,到英姿飒爽的现代女兵,从神话传说里的孙悟空,到二战时期的苏式战机,艺术家Tawan Wattuya给我们带来了他近期创作的精彩作品。Tawan Wattuya 9月份来到中国,落地北京开始他的艺术创作。军事博物馆的坦克飞机,天安门广场的守卫士兵,甚至人头熙攘的交易市场,交织成他心中的中国符号。

Tawan Wattuya:

兵马俑是我的梦想,他们让我联想到自幼迷恋的中国功夫,想到少林寺的十八铜人。兵马俑是Tawan Wattuya最喜欢的作品,兵马俑表面的金色灵感来自十八铜人,却有别样的神秘和沧桑。这正如艺术家心中的中国,一个自少年积累形成的,由具体形象碎片拼凑出来神秘国度。

 

 

 


【编辑:郭巍薇】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