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
艺术品信托退出困难
在艺术品市场冲高回落的大环境下,艺术品信托兑付的日期也渐渐逼近,高位入市,退出时却逢弱市,这让数款即将到期的艺术品信托遭遇了退出困境。粗略统计下来,将有29款产品在2013年面临兑付期,涉资26.42亿。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涉资8.8亿,而进入下半年则更是空前,有19款艺术品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因此,2013年被称为是“艺术品信托的退出大年”。
从目前来看,为了便于投资人监督,艺术品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主要还是拍卖行,大概80%以上的标的物都是通过拍卖的形式获取收益,只有不到20%的标的物通过私人购藏等其他方式退出。可以说,拍卖市场的情况决定了艺术品信托能否顺利退出。但今年国内拍卖市场的不振,使得依靠拍卖方式进行退出的艺术品信托必然会遭遇到退出的窘况。而偏短的艺术品信托年限,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退出的困难。根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的平均期限为1.97年,比2011年上半年艺术品信托平均期限的2.37年下降了0.4年,也比2011年艺术品信托产品的全年平均期限的2.18年下降了0.21年。
“许多基金的产品期限短,甚至只有一年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艺术品的价值发现很难实现。所以为了达到管理人的预期收益,快到期的艺术品信托可能会找到和自己有关联的下家来接盘,如此几次后再卖出,炒高艺术品信托的收益。”一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员称。
有专家指出,“艺术品投资属于市场变化非常剧烈的一种投资,下家接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况且,接盘的基金也是需要有回报的,它们需要支付信托费用和投资者收益,这些费用将不断推高基金的成本,而基金总需要寻找下一个接棒者。
2012年四季度的宏观经济表现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艺术品市场本身仍处在相关政策及艺术品大佬被查的影响下,预计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艺术品信托市场将依旧冷清。艺术品信托能否在弱势下实现全身而退,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