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的海外布局
0条评论 2012-12-20 11:09:03 来源:艺术财经 作者:杨列

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打响14年后的第一枪

1997年,当苏富比结束纽约书画专场后,香港便成为苏富比书画拍卖的唯一地区。1999年苏富比请到黄君实先生主持古代书画拍卖,连续两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编按:1999年香港苏富比古书画第一拍,清石涛〈山水〉十开成交价596万港元,为当时香港书画最高价;2000年赵孟俯〈兰蕙图〉及沈周〈和香亭图〉皆以1,379万4,750港元成交)。2000年,随着黄君实先生的离开,苏富比的古代书画专拍便基本消失,在香港没有,纽约也没有。

曾在北京任职艺术记者及编辑的苗亚杰一直对古代书画情有独钟,2006年1月她加入了香港苏富比任职中国书画部门专家,负责香港春秋两场中国书画拍卖拍品的调研、搜集、鉴定及估价工作。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她便开始了对古代书画市场的研究。“以前跟着张超群先生(现香港苏富比书画部主管)做书画时,我就特别关注古书画,这次重新开立古代书画部门,其实经过了很多准备工作与思考酝酿,比如拜访古书画收藏家、观察各地市场、考虑如何接轨等,并不是一时兴起的行为。到了2008年,我们开始认真讨论企划,并在2011年开始落实。” 2011年4月,她被调派至纽约苏富比,带领团队负责苏富比亚洲范围以外的首次中国古代书画拍卖。

“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圈都说苏富比要放弃古书画这一块,但我们没有要放弃啊。在香港,中国书画部分中约有10%左右为古书画。而且公司要重开一个部门,或者重开一个拍卖板块的时候,会有很多考虑。”苗亚杰说,正是这种慎重的考虑与探讨,让这份成功在14年后再度到来。

回顾2012年3月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周(Asiaweek)中,最突出的事件就是苏富比于22日举行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这场拍卖也被视为纽约苏富比古代书画的“第一枪”。此场拍卖被分为上下午两场进行,一共163件标的,总成交价格达到3,500万美元,创造了海外市场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最高单场成交纪录。其中落槌单价超过50万美金的共达10件,占据了70%左右的成交金额。成交最高的一组南宋时期的书法手稿——《南宋四朝宸翰》拍出了近570万美元,远远超过最高估价的5倍,也成为今年亚洲周上最贵的拍品。明代吴门画家文嘉(文征明次子)临摹元代王蒙的《南村草堂图》和元代赵孟頫的《乐志论》则分别以512.25万美元和265.85万美元成交,成交额位列本场拍卖的第二、第三位。颇值得玩味的是,创下本场拍卖价格前三的作品均为亚洲买家购得。

此次专场能够取得重大成功的另一大要素,则在于该专场的众多拍品均来自知名收藏。苗亚杰回想说:“这次拍卖的成功很大部分归功于其中的私人珍藏”。高居翰的“景元斋藏画”即为其中翘楚,此次专场有四件出自景元斋的收藏,其中,明末清初四僧之一的弘仁所作的《仿陆广笔意山水》以190万美元成交,文嘉的另一幅作品《仙山楼阁》则以130万美元成交。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