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根茎:何多苓教学研究计划①——手感与句法展览开幕
0条评论 2012-12-24 04:07:29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弋倩芸

\

何多苓老师、参展艺术家、策展人及主办方合照

2012年12月22日(99艺术网成都站 弋倩芸)下午4:00,绘画的根茎:何多苓教学研究计划①——手感与句法展览正式开幕,该展览作为何多苓与学生们的联展,在展厅布置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规划,力求在突出每位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同时,又在整体上达到一种和谐的融合。展览开幕当天,多方媒体、学者、艺术爱好者等前来观展,主办方成都K空间画廊于同日下午2:00举办了一场面对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何多苓老师、策展人鲁明军、参展艺术家曾朴、郑越、何千里、余佳,以及批评家陈默均出席发布会现场,发布会上,四位参展艺术家在介绍此次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对何多苓老师表达了最真挚的敬意与感谢。

针对本次展览的主题——绘画的根茎,策展人鲁明军告诉99艺术网:“根茎”是取自法国著名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 的概念,它揭示着当前人类的状况,即人的欲望不断蔓延,漫无目的、无限地生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绘画和根茎具有一种共性,它们都在无限地生长,产生出无限的可能性。此外,茎与根还暗示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他们一方面相互依附,一方面又彼此摆脱。因此,选取“绘画的根茎”作为何多苓老师教学计划的大标题,既是对绘画本身的研究,也是对师生关系的延伸,探讨老师和学生在表面的相似性之下,是如何在做人上、在创作上发生关联的。

“根茎之谈”

参展艺术家曾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学生们的作品在主题、风格等方面都与何多苓老师的作品有所不同,但其绘画的精神气息与绘画的品质都与何多苓老师关联很大。

艺术家郑越则说道,除了技法的学习之外,何多苓老师的教导让她感受最深的是“怎样做一个最单纯的艺术家”;对她而言,何多苓老师的教学不是传统式教学的硬性灌输,而是来自老师的为人与创作所之于她的一种自动的吸引。

“根茎”在艺术家何千里看来,他一方面依附于吸取何多苓老师的绘画经验,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地排斥、挣扎、抗拒着,试图从老师的经验中跳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有方式。

鲁明军选择的何千里、余佳、曾朴、郑越4位艺术家作品是最能体现该教研计划中的“手感与句法”,正是这些学生们的努力与在创作上的自我追求,组成了此次教学研究计划。我们也将期待2013年与2014年何多苓教学计划的中的“技术与审美”“逸出与实验”展览。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