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底2013: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展望
0条评论 2013-01-05 11:05:29 来源:《投资有道》杂志 

香港两大拍卖公司2009春—2012秋当代艺术相关专场比较

香港两大拍卖公司2009春—2012秋当代艺术相关专场比较

题材:板块博弈 弃量保质

2012年拍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拍卖行业不断完善,艺术品拍卖市场走向正规,一些优质拍卖企业在管理上也开始了规范化、精细化甚至个性化的转变。

我们统计了目前已经结束2012秋拍的部分大型拍卖公司的拍卖数据,发现了以下两点市场趋势:专场板块划分更加细致、专业、科学与多元。

2012秋以来各个艺术门类调整幅度较大,自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的黑色星期天开始,当代艺术就走下了天价的神坛。图一、二所示,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当代艺术相关专场专场上拍量、总成交额、基本上均呈下滑趋势。

最近两年写实油画越来越受到重视,冷军、王沂东为代表的当代写实油画颇受关注,今春拍卖冷军指数较上季度上涨62%,2012秋拍卖何多苓指数上涨了406%,另外四家拍卖公司中国油画与雕塑专场均表现不俗,北京艺融[微博]还专门设立了中国写实油画专场,成交额为6025万元人民币。

在中国传统书画方面,古代书画上涨迅速,其中以清代画家张宗苍上涨幅度最为惊人,雅昌指数显示比上季度上涨6200%。在保利拍卖刚刚结束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上,元代画家王振鹏《江山胜览图》最终以人民币1.012亿元成交,创2012年秋拍新高并成为首个秋拍过亿拍品。近现代书画变化不大,名家依旧抢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自过云楼事件之后,古籍善本、名人墨迹等有学术意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的文献资料较之以往更加受到关注。2012秋北京华辰就将古美术文献作为一个专场,拍卖旧时的画册及学术期刊等,获得100%成交的好成绩,这说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部分买家已经开始注重拍品的学术、历史意义而不是单纯的投资,预测明年古籍文献的份额还会有所增加。

此外,我们还留意到专场、拍品数量较之上一季度以及2011年大量减少。以中国嘉德为例,2012年秋季拍卖上拍件数为3451件,成交件数为2387件;2012春季拍卖上拍件数为7239件,成交件数为5383件,在成交量相差近一倍的情况下,成交总额却只减少了五分之一不到,这充分说明,中国艺术品拍卖公司已经将目光从“量”转向了“质”。传承有序、著录可信的名家精品成为拍卖公司首要征集对象,另外拍品的两极分化也开始形成,优质拍品价格趋于稳定浮动不大,而中低端的拍品则开启了艺术品拍卖大众化之门。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目前正在朝规范、理性、成熟的趋向发展,而2013年又是不可避免的调整年,预计2013年拍卖会低于2012年两季拍卖,在这一轮艺术品发展周期中触底。何为底?一是数字上的底也就是成交数据减少。二是水分、泡沫析出后还原市场本身面貌的底。触底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才会走得更稳、更好。

 


【编辑:江兵】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