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艺凯旋艺术空间总监李兰芳也坦言,今年是她“经营画廊十年以来比较困难的一年”。李兰芳认为,画廊在艺术家和客户交往中,诚信是需要解决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怎么样让艺术家相信并选择你的画廊,怎么让藏家花自己的钱相信你的眼光,这对画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市场
未来取决新藏家
从去年秋拍来看,仅有北京保利拍出的《江山揽胜图》成交价格(成交价1.012亿)过亿,整个秋拍成交价超过5000万元的拍品也仅有5件。而在2010年秋拍会,光是亿元拍品就有16件,2011年春拍也有15件之多。
著名收藏家朱绍良表示,目前艺术市场崩盘论“纯属是无稽之谈”。“艺术品市场的崩盘、调整并不是实质的发生,只是拍品的总量是出现了一些缩量,拍品质量出现了一些萎缩。”朱绍良介绍,“我们知道的许多大收藏家,他们的收藏行为不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好东西出现他们一定会感兴趣。”著名收藏家颜明也认为,收藏的核心就是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大家的精品,在器物方面就是明清官窑瓷器和宫廷文玩。“这是一个主旋律,也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市场永远是潮起潮落,有一个高点和一个低点,真正好的艺术品面世尤其第一次露面的好的价格,是不会下来的。”
罗芙奥艺术集团董事长则认为,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新的收藏家。“我建议想进入收藏的人,要根据能力购买,但前提首先是自己喜欢。”
2012第三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现场。
赵旭:请关注川美年轻艺术家
论坛期间,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接受了重庆晨报记者的专访。“我们每场拍卖会寄往重庆地区的拍卖图录超过500本。”他说:“每场拍卖会来自重庆的客户都在100人以上,重庆其实有很多有实力但非常低调的收藏家。”
赵旭告诉记者,重庆因为历史原因,抗战时期名家云集,留下了很多近现代书画大家的作品。“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去重庆征集大拍品,每年都会有很大的收获,能征集到不少像傅抱石、徐悲鸿、黄君壁等名家的作品。”
对重庆的拍卖公司的发展,他建议关注以川美为代表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很多藏家都在关注川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重庆本土拍卖公司更有优势。”
杨凯:建蓝顶一样的艺术区
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由99艺术网连续举办三年。在成都创办网站,现在将公司开到了北京和上海,99艺术网负责人杨凯对西南地区和北京、上海的艺术品市场都比较了解。
杨凯告诉记者,重庆艺术品市场需要发展,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在其他城市,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而重庆媒体缺少对艺术品及其市场的介绍和报道,老百姓对这些都不了解,这也是信息不对称。”杨凯建议,重庆应当重视艺术家资源,建立像成都蓝顶一样的艺术区,让更多的艺术家留在重庆。“还可以建设画廊交易区,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本土声音>
唐肇新:重庆市场不跌反涨
关于2012年的重庆拍卖市场的表现,重庆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淳辉阁拍卖公司艺术总监唐肇新的回答颇让记者意外。“去年的重庆拍卖市场不仅没有大的跌幅,反而还有一定的增长。”唐肇新说,因为本土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与国内其他大公司有所不同,所以受到市场的影响也较小。“像我们公司一直立足于巴渝名家作品的拍卖,很多巴渝名家市场价格本来就不高,始终处于一种稳步上升的阶段。”
吴懿:传统书画最抗跌
渝州美术馆馆长吴懿说,重庆市场并没有出现全国艺术品市场那样的下跌。“因为重庆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本来就相对滞后。”吴懿说,“2012年可以说是稳中略有上升,我们基本完成目标。”
而对于2013年艺术品市场的判断,吴懿说:“调整是肯定会有的,价格需要的艺术品会有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吴懿计划继续将重点放在传统书画方面。“从2012年市场表现来看,传统书画依然是抗跌性最强的。”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