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艺国际2012年秋季拍卖会上,张大千的《秋山图》以1058万元拍出。
2012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在“减速”中度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2009年递增到2012年减速,艺术品市场似乎在2012年底到达了波谷的底部。随着流入艺术品市场的热钱减少、市场交易回归理性,2013年艺术品市场将迎来“回升”。
2012年春拍成交额同比下降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包括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品博览会、拍卖等。到了2012年,我们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这就是‘减速’。”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认为,“减速”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令社会经济以及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市场的变化就是外在原因。另一方面,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导致‘减速’,市场本身有一个周期,是波浪式起伏向前发展的。”
据了解,2012年春拍,在经济运行水平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呈现一种回调的态势。根据雅昌艺术网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2012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为281.60亿元,同比2011年春季下降了34.27%,环比2011年秋季下降34.22%。“‘减速’包括了高价拍品成交的减速以及重要拍卖公司成交的减速。”余丁介绍,2012年春拍,亿元以上成交的作品只有4件,比上季度大大减少了7件。“2011年,有31件亿元以上成交的作品,2010年是16件。包括5千万到1亿的,2012年春拍只有9件,2011年达到68件。由此可见,整个高价区间的作品是减少了。”
与单品成交减速相对应的是,重要拍卖公司的成交在减速。以中国嘉德为例,在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之前,2011年的总成交额112.3亿元人民币,但去年(2012年)仅为51.62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54%,甚至也大大低于2010年全年总成交额75.5亿人民币的水平。又如香港佳士得,虽然2012年秋拍增加了上拍量,但成交总额却呈下滑态势:秋拍总上拍量为4,368件,环比春拍增加了1318件,成交比率为82.72%,成交总额较春拍下降了5.83%,仅为25.74亿港元……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