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股票”将遍地开花
0条评论 2013-02-01 10:00:08 来源:中华古玩新闻网 

\

白庚延的《黄河咆哮》

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上市”天天涨停引发的“奇观”,掀起一股狂热的艺术品金融化狂潮。近日,成都、郑州、西安、长沙等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纷纷提出要推艺术品股票的计划,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低调试行,艺术品联姻金融大有燎原之势。

天津文交所禁涨不禁跌

一度疯狂过去之后,天津文交所的艺术品“股票”近日却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根据天津文交所设置的价格涨跌幅限制,目前上市的10只艺术品“股票”本月涨跌幅度只能在20%以内,而第二批8只艺术品目前均已涨至20%的上限,自4月8日开始其价格已经在6.08元停滞了9个交易日,这意味着在4月剩下的交易日中,其价格只能跌不能涨。在此背景下这些艺术品“股票”成交额急剧萎缩,如《声喧乱石》4月6日的日成交额为1091万元,而4月12日却降至8万元,第二批其他7只艺术品“股票”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第一批艺术品价格已跌去四成,第二批艺术品本月许跌不许涨,第三批艺术品何时上市仍无音讯,上市以来备受争议的艺术品“股票”最近一周急速降温。再加上天津文交所被层层揭出的内幕,文交所由邻居、兄弟和亲属共同投资、股东们如蒸发般没人能够找到、无限期推迟开户、天津金融办作为主管部门婉拒所有采访……对于天津文交所的现状,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也不断加重,一些投资者开始打退堂鼓,甩卖、租借账号的帖子频频在网上出现。“任何A股牛股和文交所的艺术"股票"相比,都是垃圾股”,这句上个月还流传在投资者之间的“投资经”,一时间俨然成了一个大笑话。

各地文交所跃跃欲试

尽管天津文交所目前陷入尴尬困境,其他省市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仍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地开花。近日,成都、郑州、西安、长沙等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纷纷提出涉足艺术品产权交易的计划,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低调试行;与此同时,在北京,九歌艺术品交易所也将于5月份正式启动运行;在厦门,今年内也将建立厦门文交所;在广州,也有房地产商眼红天津文交所的爆红,意图染指艺术品“股票”;加上之前已经挂牌的成都文交所、深圳文交所、上海文交所和广东南方文交所,多层次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雏形已初步形成,艺术品金融化大有燎原之势。

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郑州文交所,在天津文交所暂时终结了暴利时代之后,各路投资者结集资金,就等着郑州文交所一声开闸立马涌入。目前该所首批艺术品份额已经确定,预计将于4月下旬通过银行系统开始销售,这是天津文交所之后首批上马的艺术品金融化产品。

多家金融机构也迫不及待地参与到这场财富盛宴中,通过与交易所合作大肆吸筹揽储的同时,还开发挂钩艺术品的理财产品。

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拟只接受广发银行、交通银行VIP客户购买,而交通银行沃德财富卡的申领条件是需要在该行存款50万元,广发银行的VIP储蓄卡则需要在该行的资产超过30万元才可申领。此外有消息称,即将开始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招商银行是其惟一指定银行,投资者要想参与购买,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拥有一张招商银行片,这显然又会为其引来不少客户。

各方利益纠葛迷雾重重

然而故事还没开讲,在各方分食利益蛋糕的同时,利益纠葛的谜团就已重重。以郑州文交所为例,目前最为投资人诟病的是其开户和申购方式,本周传出的最新消息称,郑州文交所第一期份额产品的发售方式,由前往代理银行排队申购改为摇号中签,不过最终中签还是必需亲自到郑州的指定银行购买份额产品。这一规则遭到投资人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模式存在巨大的黑幕,可能为某些利益方私设便利渠道

而对于市场人士而言,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文交所的民营背景。在天津文交所的背景被媒体大起底之后,郑州文交所又是民营背景,有不少专家学者担忧,利益集团会把全部风险转嫁到广大投资者身上,缺乏鉴别能力和风险意识的普通投资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2011年1月26日,天津籍已故画家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正式在天津文交所挂牌上市交易。两幅画的起始申购定价分别为600万元和500万元,并拆分为600万个份额和500万个份额,以每份1元的价格发行。该产品上市后,将采用T+0 的标准证券化模式进行买卖,即当天买入的份额在当天就可以卖出。前15个交易日,《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居然有10天出现15%的涨停。2月23日,《黄河咆哮》以7.99元开盘之后,出现两个诡异的15%跌停,接着又是两个15%涨停。那4个交易日,《燕塞秋》的走势同样是先连续跌停,又连续涨停。如此诡异的走势,令人深深担忧: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走的通吗?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天津文交所发起人之一雷原教授表示:所谓艺术品的份额化是基于《物权法》提出的,《物权法》规定一个物品可以共同拥有,在这个法律的基础上,文交所通过对一个文化艺术品的评估、鉴定、保险,实现它的货币化。然后在货币化的基础上,把它进行等额化的划分,化整为零,这个过程就是艺术品的份额化。

“把高不可攀的艺术品投资平民化”是天津文交所的最初设想,但没想到的是,当艺术品遭遇股票,局面却变得不可收拾,怎样公告、抑制风险都无济于事。自3月中旬以来,为抑制风险,天津文交所开始密集发布一系列举措,有些公告甚至半夜挂出。提高开户门槛、缩小涨跌幅、提醒投资人理性操作、处罚投资人异常交易、对高价“股票”特别停牌、连发几个特殊处理措施即便如此,多只“艺术品股票”仍顽强地坚守或涨停、或跌停的极端走势。开盘前突然发布公告临时改变交易规则,似乎已成为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既定路线。

此时,投资者们开始怀疑天津文交所的“不专业”,因为没有一个交易所“天天”修改交易规则。众多投资者纷纷质疑文交所管理者盲目修改规则:“我们要随时看他们更改的新规则,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继3月23日发布《关于艺术品特殊处理的警示公告》之后,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规则再度变化。这次并没有延续以前10只艺术品份额上市交易的路子,而是改为单个交易模式。很多投资者都说:“文交所也涨怕了。”

经历了不断的规则修改后,7月1日,已经停止开户3个多月的天津文交所重新开放开户业务,与此同时开始实施新的交易规则,并发售第三批艺术品。按照修订后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暂行规则》,过去15%的日涨跌幅大幅调整至5%,交易模式也由“T+0”变为“T+1”,即当日买进的艺术品份额须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但之前备受质疑的份额化交易方式却没有修改。“提高开户门槛,交易模式的改变,(结果就是)要不一下子赚翻了,要不就全部赔进去。”一位投资者认为,天津文交所的新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胆量的考验。7月,天津文交所一共推出了4个份额产品,“荷风千秋”、“翡翠龙璧”、“生命百合”、“翡翠珠链”4件艺术品,且已全部上市交易。而7月21日推出的“荷风千秋”和“翡翠龙璧”,除了发行当天表现突出外,之后连续跌停了6天。

终于,天津文交所忍不住了,8月1日的公告称:自8月2日起至8月29日,对上市艺术品份额“荷风千秋”和“翡翠龙璧”实施特殊处理。每日涨跌幅比例调整为1%,若连续出现3个交易日收盘价均达到特殊处理后的价格涨幅限制、或者连续出现3个交易日收盘价均达到价格跌幅限制,将于下一交易日停牌一天,“本所对特殊处理的艺术品可以实施特别停牌”。(摘自《艺术财经》杨列 “红与黑:文交所的危局”2011年11月)

各地文交所的纷纷试水,掀起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热潮,除积极入市的众多投资者以外,“根据Wind资讯和公开信息,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发现,目前已有5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了艺术品投资,分别为弘业股份、东方金钰、张江高科、电广传媒和法拉电子。”(《扬子晚报》2011.03.07)多方的参与使得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来势汹汹,各大媒体针对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投资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

编辑:陈荷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