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独角兽标本
赞同声音:创造美丽标本具有美感的体验
“生物塑化”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冯·哈根斯,他被誉为“世界塑化之父”。这个德国人把全球最大的“尸体加工厂”建在了大连。
“大连这么美,把加工死人的厂子建在大连,令人感到晦气。”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说法。对此,从事医学研究工作的人认为这种看法不对。目前,人们对生物塑化技术了解不够,这是一项全新的组织保存技术。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制成的生物标本,不需要经福尔马林固定,便可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哈根斯说,生物塑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剖学、胚胎学、生物学、病理学、临床影像学、生物力学、法医学和博物馆等多种学科和领域。
专家介绍,人体的70%是液体,这些液体对于人的生存及死后的腐烂都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塑化技术,可以使尸体组织内的液体通过一个特殊的真空过程被活性塑料如硅橡胶、环氧树脂或聚合树脂置换出来,但人体细胞及人体的本来面貌即使在显微镜下观察都仍旧保持其保存前的状态。塑化标本干燥、无味,并且可以用手触摸及抓放,这些特性使其无论在医学教育方面,还是在启迪对医学感兴趣的外行人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位技术人员说,生物塑化产品必将取代福尔马林保存的生物标本。
创造出美丽标本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美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标本在死亡与腐烂之间的一个时间点被永久地冻结住。正是这种真实的特性使得塑化标本成为展出永久保存的人体标本的最佳方式,特别是通过塑化技术创造出的透明人体切片标本在这方面尤为显著,这些切片标本为人们打开了一个了解人体结构的窗口,而在过去人们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切片标本展示的细微结构。
塑化技术不仅适用于人体标本,也适用于动物、植物标本的制作。鉴于冯·哈根斯公司在生物塑化领域的先进技术,该公司2002年7月被大连市科技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这些塑化艺术品也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世界巡回展览,并且已形成一种文化。其展览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引起极大轰动。
部分专家称:“观众通过参观了解生命结构,唤起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这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