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邀请到了著名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先生,一起就指数与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一些深刻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指数”一词更多地被解读为经济学概念,那么从您自身来说,从艺术品市场的角度来讲,您是怎样认知“中艺指数”的?
西沐:一个好的市场指数,能够简约而又直接地反映市场发展的内在状况与变化,为认识市场发展规律与态势提供重要参考。当下我们之所以要强调重视艺术品市场指数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外乎四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市场指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市场,更好地定量研究市场,更加直接地反映市场发展的状况与态势;二是市场指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播市场价值,推动市场信息对称与共享化过程,有利于推动市场机制评判体系的建构;三是市场指数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度;四是市场指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为艺术品市场服务,特别是为艺术品投资市场服务。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中艺指数,是依托互联网,融合以通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的一个新型市场指数体系,是在新的平台上以艺术影响力来反应价值认知的指数体系,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情反映,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是一种新的尝试,关键是要把好事做好。
记者: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指数发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
西沐:总地来说,由于针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指数来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现有的一些所谓艺术品市场指数也多是尝试性的。具体到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指数发布的基本状况,总的是还处于尝试性的起步阶段,基础数据来源不规范、不系统,由于艺术品市场的内在规律的研究与认识还不充分,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艺术品市场指数研究就难以深入,系统研究还很缺乏,指数内在结构及其数据架构与发布的随应性较强,缺乏权威性与影响力,对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
目前,艺术品市场发展有两个方面趋势需要我们去定量化研究,首先是市场发展的趋势,如市场发展周期,市场进程等;另一方面是市场发展的内在结构。指数是其中定量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无论是市场趋势或结构,都很难用一种指数全面的反映出来,需要多视角多层次努力的来反映这个复杂的系统。中艺指数的发布,我们可以看作是在这方面的一种努力。
记者:市场指数的发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西沐:市场指数的研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中艺指数的存在恰好填补了对于其研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市场影响力认知方面,所以在这方面中艺指数要特别注重此聚焦点,要使影响力波及那些社会财富活跃人士和潜在客户。现在的中青年读者不仅是网络新媒体的主力,更是未来十几、二十几年后的社会购买力的主力军,他们的认知很有可能会对主导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做好市场指数的发布有什么的关键有哪些?
西沐:我想,中艺指数就要站在这个制高点来做得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影响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定位,以自己特有的视角确定目标人群。希望无论从能力或系统建设,都要做的更加专业。第二则是数据挖掘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流程设计。第三要认真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结构,尤其是影响力组成的结构,据此明确影响力的构成和关系是什么,才能成为系统的计算模型,最终才能成为科学准确的市场指数。第四,需要把发布平台打造的十分强大,才会扩大指数的科学性客观性影响力。这四点要相辅相成。
记者:您认为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市场指数,包括“中艺指数”的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是否会带来哪些改观?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多条路径。其中如何正本清源,如何规范市场,回归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正本清源,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规范市场秩序和行为。现在中艺指数参与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进程中,首先是一种创新,会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会推进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规范市场秩序和行为。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中,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信息共享与对称,使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各个环节的人群都有能力通过这个共享的平台获取对称的交易信息。这会规避目前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存在的假拍和拍假行为等,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
新技术的应用应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这对信息共享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利于矫正艺术品市场中某些不合理机制。如一些艺术家热衷用不断提高自己价格的方式来使市场对其价价值产生认知,而不是通过提高自己艺术水准来提高艺术价值的高度从而价格。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