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haven为维基解密设计的围巾
Kyle Chayka:你们通过Metahaven呈现了一些恰当同时又非常中肯的项目。你们是如何发展、管理你们的工作室实践的?
Daniel van der Velden:我们感兴趣的想法和概念不仅是需要视觉化,而且还需要调查研究。我认为当我们决定我们想在某些事情上做进一步的合作时,我们同时也在与如何打造一间工作室做斗争。我曾经放弃过另一个拥有众多客户的业务只为了全身心投入到Metahaven中。我们还必须自己寻找客户来维持这个工作室,毕竟你不可能完全依靠像西兰公国这样的项目。因此我们开始合作的那几年花了很多时间来一起解决这种将委任作品创作与长、短期研究项目相结合的模式。
Vinca Kruk:后来我们开始撰写更多的文章,有时还会组织研讨会。我们开始处理诸如极权主义的建筑在欧洲的使用、这些建筑是如何被重新利用为资本主义的象征的等问题。直到现在,建筑和身份也依然是我们关注的方面。
Kyle Chayka:一方面你们有生存下去的商业需要,而另一方面客户工作和研究项目之间又存在分歧。你们对Metahaven作为某种商业实体有什么样的看法?
Vinca Kruk:我们并没有完全地将两者分离——并不是说我们今天专门创作客户委托的作品,而明天就专门做研究项目。相反,这两者存在非常多的重叠部分,而且我们与客户讨论委任项目的方式与我们自己在工作室里讨论如何继续一个研究项目的方式也有很多重叠。
Daniel van der Velden:我想“积极主动”这个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你能够不断地挖掘出新的东西。有“支持公益”工作这样一种陈旧的概念,人们通常将其看作是商业实践的道德配对物;但是在我们这,你可以说我们为我们认为能从中获得利益的潜在客户或是合作伙伴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调查和资源。
这就是我们接近维基解密(WikiLeaks)的方式。正好在其在全球变得声名狼藉之前,当时它还是易接近的。
Kyle Chayka:从全球恶名这个角度来说,维基解密很快就得到了放大。你的意思是处理那些具备更多现实世界的影响的主题吗?
Daniel van der Velden:之前没有人能够预见维基解密将发生什么。当然,对某个人来说也不可能完全记录下这一切,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改变这个项目的中心问题的原因——我们将焦点转移到了那些与产品、商品更加相关的东西上,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钱。然后我们以一种并不直接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做的东西很显然不同于他们最初所想到的东西。
Kyle Chayka:那他们最开始想的是什么?
Daniel van der Velden:就是那种你在他们的官方销售商店里看到的东西。
Kyle Chayka:结果你们为他们做了一些更加高档的东西,比如说香奈儿风的围巾。这之后有什么故事吗?
Daniel van der Velden:那条围巾讲述了不透明与透明的概念,而这正是维基解密所涉及到的东西。
Vinca Kruk:这是一件富有魅力的作品,你既可以把它当作奢侈品,也可以用它来遮盖你的脸。
Daniel van der Velden:它同时还涉及到了廉价的魅力。维基解密的一些东西回应了便宜、虚假的进口商品——就像越过了品牌形象的产品所做的一次反抗一样。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