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块地撒欢 第二届+关注开展
0条评论 2013-02-23 00:31:50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徐婉娟

第二届《+关注》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

第二届《+关注》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

新闻发布会(左起:艺术家高名研、策展人王慰慰、馆长龚明光、艺术家小龙花、主持人)

新闻发布会(左起:艺术家高名研、策展人王慰慰、馆长龚明光、艺术家小龙花、主持人)

2013年2月22日(99艺术网上海站 徐婉娟)下午3点,《+关注2013-存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作为上海MoCA推出第二屆年轻艺术家群展共展出了高铭研、苏畅、竹子、张云垚、小龙花、廖斐、陈天灼共7位艺术家的作品。策展人王慰慰女士经过两年走访大量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策划,相较于2011年6月的第一届“+关注”而言,她坦言现在青年艺术家不管是在艺术语言上还是观察角度上,都更加多元、自由、丰富地表达着这些创作者个体与公共空间中的关系。

如何体现个体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从此次展览做参展的艺术家中可以细细琢磨。在策展人王慰慰看来,从多位艺术家中慢慢筛选出这7位,是因为他们作品都极具个人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都表述内心“自留地”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如同小龙花所说:“艺术是非常私人的。但如何从自我出发,让自己的艺术不仅是在天上飘着,如何接地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观者看到的是不同的艺术语言,而作品背后则是不同的艺术状态。张云垚的作品实践了一个“图像繁殖力”的概念。陈天灼的作品旨在构建一个虚拟的当代宗教体验,通过解构重组熟知的宗教符号。高铭研从改变生活里最无微不足道的21件日常用品建构出自我的艺术观点。在苏畅创作的大量微型雕塑中,可以看到日常景观,从城市角落到高山流水,带着浓浓古意。廖斐的创作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哲学、科学等领域往往是触发他灵感和创作欲望的源头。小龙花从2011底开始的《什锦》系列利用收集各种材料,任凭材料和材料碰撞后自然长成。竹子的一系列绘画、装置和行为作品,展厅布局由竹子和他的好朋友建筑师王田田合作完成,取自中国园林“步移景异”的概念。

这几位年轻艺术家虽然风格截然不同,但共同点在于皆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不拘泥于 “艺术家”身份,反而广泛地尝试各种媒介,同时多元地扩展自己的视野。

此次展览将于2月2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至4月21日。

【相关阅读】

《+关注》:新艺术关注什么?

【展讯】第一届《+关注》

【展讯】第二届《+关注2013-存在》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