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展展览形式多样,全面展示各种设计作品。
为期80天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26日在关山月美术馆落下帷幕。作为深圳成为“设计之都”后规模最大的设计类展事,这一展览带来的不仅是全国设计界的一次头脑风暴,更让深圳这个以设计闻名的城市对设计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摆摊卖菜也是设计
2012年12月7日,由文化部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在深圳市民中心开幕,展览包含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 空间设计和跨界设计四个单元,搭构起中国当代设计的主体框架。整个展览由主体展览、外围展和学术活动等内容组成,主体展览场地以深圳市民中心为起点,向北延伸至莲花山,最后转入关山月美术馆,整体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政府部门的介入、组织结构的严密、评审过程的严谨、策展人形式的出现、作品门类的全面性和展览规模的庞大,都让“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突破了设计行业任何一个大展的标准。而对于参观的观众来说,设计展览开幕之后的各种相关活动,才是他们走近“设计之都”的开始。
关山月美术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长达80天的展期里,美术馆举行了7场设计分享会,邀请策展人、评委、获奖设计师、展览筹备人员在展览现场与观众近距离交流。据了解,在本次大展中,参与这些分享会的美术馆义工就达到200人,其中50多人在春节期间自愿担任讲解员,为观众免费导览。通过他们的参与,中国设计大展的影响得以深入到市民中间。据统计,在80天的展期里超过30万人参观了展览,春节期间,仅关山月美术馆一个展区就有超过4万人前往观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期间每周末在关山月美术馆大院举办的有机农市,这既是展览中的一个项目,也是设计解决问题的现成实例。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参观设计作品,还可以通过品尝、购买、使用这些设计成果,更深入地体验现代设计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摆摊卖菜也是设计”,这样的设计作品的展出和体验,也为深圳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设计的大门。设计不再仅仅是把东西做得好看一点,现代设计最终是要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现在的设计师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分类,跨界混搭、整体设计的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开办官方微博搭建新桥梁
除此之外,本次展览特殊的组织形式,也使得展览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展览作品以社会征集和策展人推荐两种方式选拔,征集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好设计的过程。在展览开幕之前,主办方还专程前往香港、上海、北京、成都等国内设计重镇进行路演,正因为如此,中国设计大展征集到了超过万件作品,使得最终的展览更具有代表性。
官方微博的开办也是本次大展的独创。通过微博,设计师在这里对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市民可以及时了解展览资讯、参观展览作品、发表观展感言。从现实展场到虚拟空间,中国设计大展在广度和深入上都得到拓展。
小到一本书,大到一座山,作为规模空前的全国性设计大展,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为设计之都的深圳打开了一扇设计的大门。走进这扇门,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专业人士,看到的都是设计的广阔未来。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