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见动探中国画虚实之景
0条评论 2013-03-13 16:19:03 来源:中国收藏网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951年 129cm×34cm 纸本水墨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1951年 129cm×34cm 纸本水墨

枯山水之“枯”是“空”、“无”,换句话说,也就是“虚”。巨石代表的山就是一种 “实”,而白砾石代表的瀑布、流水以及山石间的错落部分则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种“虚”,一种“无”。因为瀑布的流动、跳跃、水面的涟漪,你都是通过想象来感悟的,它实际上并不存在,并不像中国江南的园林那样采取直接表现的手法。俗话说,“虚”,即画面中笔画稀疏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画中就是留白。它是中国画的特质,计白当黑,以画面的大量留白拟为大千世界,多于宋人画中所见,所谓 “有墨之处固然是画,无墨之处更是画”、“无画处皆为妙境”、“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它犹如乐谱中的休止符,嘎然而止,给人们的是一种距离感,一种省略和含蓄以及一段想象思考的空间;“实”,即画面中笔画细致丰富并勾勒出实物的部分。中国画向来以“静”为中心。“静”不仅是艺术家们静观默照的结果,更是艺术家们高逸怀抱的真实写照。

中国画贵在虚静,艺术家常试图在静态的造型语言中表现出视觉中的动,以求得画中有诗,有神有意。禅宗美学反对人工雕饰,强调运用纯粹的自然、单纯的材料,通过主观的禅学感知和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产生了 “缘起性空”的灵境。水墨又是最单纯的物质感性材料,这黑白二色所产生的空灵境界正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和“实”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于艺术形式中,虚景与实景相互融合,从而使画面更饱满,并引申出虚境与实境。正如方士庶所言:“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因心造景,以手运心,此虚景也。”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从南朝刘勰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到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之境,静一直都处于最高境界。所谓“内美静中参”、“意远而能静”、“万物静观皆自得”,这种静是一种内在的“思”、“心”、“怀”,是禅宗顿悟的境界。

古诗有云:“只画鱼儿不画水,此中亦自有波涛”。这同样让我想起了齐白石的杰出之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他构思巧妙,运用联想的特殊手法。可以说,在这幅画中,那不出现的青蛙是虚,是远,一尾尾小蝌蚪则是实。随着溪涧中那奔流的小蝌蚪,你似乎能感觉到耳边回荡着呱呱的蛙声,但是这蛙声也不是你立即就能听到的,还得等上数周后于十里山泉出山口的溪水中。它体现了诗画的至高境界,也是艺术家童心的率真流露。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