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玩心悦(二)”中再次征集到一批蓝玉崧先生旧藏的印章,同时亦有台湾私人藏家提供的一批掐丝珐琅器,其中多数都有欧洲旧藏以及早年佳士得的拍卖来源,十分珍贵。掐丝珐琅器的身份等级历来都较高,自明初以至清代,大多都为宫廷用器,其皇家身份甚为显著,此次将有一批同场亮相,相信会得到藏家关注。一件“掐丝珐琅龙纹香亭”尤为亮眼。在明清两代的皇宫、园林、别墅的各正殿明间,都会有一组独特的陈设。此一陈设中,摆在左右的香亭必不可少,其成对,多为掐丝珐琅制品,也有铜鎏金嵌碧玉的形制。其作用为每当皇帝升座时,香亭内点燃檀香木,香烟从香亭的孔洞内冒出,造成香烟缭绕、香气宜人的神秘气氛,由此借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清代档案及文献中多称此器为“垂恩香筒”。此次上拍这件掐丝珐琅龙纹香亭原初就应是这组皇家至高无上陈设中的一件,由此可见此件拍品之身份地位的等级。
此外,该场封面的“清乾隆 剔红庆寿图柜一对”亦是呈现了宫廷漆雕的面貌。此对剔红小柜具备了所有上述乾隆宫廷雕漆的特点,于柜门处雕琢寓意深远的山水人物图案,两侧面及顶面则是装饰锦纹。小柜整体制作气势堂皇,技法精湛,宫廷气息浓厚,实乃乾隆时期宫廷漆器巅峰之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成对保存更为难得。台北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亦藏有此类剔红小柜,可资参考。
“掌玩心悦”之外的“瓷器”场中,此次征集到一批香港私人藏家旧藏的一批民窑,亦是前人旧物,可供挑选。
除了上述之诸多精品之外,“工艺品”专场中也将特别设有几类专题。除继承了近几次皆有的“梵华无相——铜鎏金佛造像”专题外,将再次呈上“紫玉天虹——古代紫砂臻品”专题,其中不乏名作,既有明末清初时大彬款之紫砂壶,也有清代中晚期何心周所作之玉成窑作品,还有陈觐侯所制宫廷紫砂御用器。除此之外,亦有清华雅素的朱泥小壶,可供大家甄选。
此次该场亦有幸得到一位天津老藏家的支持,挑选了一批晚清民国的大理石屏,以一种自然天成的性灵之美来飨诸位。本场中另有一方砚台“清乾隆 潘西凤制安素轩藏‘说法赐珠’砚”,曾著录于1970年早期日本权威砚谱《古砚》的第十四卷。此方砚台来源清晰,乃为名家名作,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及稀有性于一身,可谓之绝品。
此次“工艺品”专场中还有一批龚新钊旧藏的织绣以及原为北京工艺懋隆贸易有限公司(原北京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龙袍,年代多为清顺治至乾隆时期,十分典型、标准,实属难得。其中另有一件“清嘉庆—道光 明黄缎绣彩云五章金龙吉服袍料”等级最高。龙袍体现着封建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颜色、不同制式的龙袍用于不同场合,其制度不允许有丝毫的僭越。其中,以明黄地的龙袍等级最高。此件龙袍除其亦为明黄地之外,还绣有九条金龙,而其巧妙之处更在于看上去每面都有五条龙,而实际却是九条龙,这正有“九五之尊,无上皇权”之意,可见当时设计之奇巧,亦有非凡的象征意义。此件袍服料乃是织就后尚未裁制之原状,保存状况完好,甚为难得。
家具部分,此次将有《承古容今——古典家具》专场携70余件作品如约而至,专注收藏价值的同时,又考虑到了具体实用性,邀各位藏家同好共赏。
隔扇,又称格门,用于室内空间分割,视开间大小,安装四扇、六扇,以至十扇、十二扇多寡不等。此次所呈“清乾隆红木山水人物纹隔扇十二件”上,莲子、游鱼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寓意“连年有余”;另有仙鹤、蝠寿、仙山人物、羽人驾虬龙载仙人升仙等主题。雕刻精湛,刀法婉转流畅,题材丰富、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层次分明。保存完好,高度适中,亦适于现代家居陈列,处处流露着制作者的匠心,亦是体现着当年定制者的理想祈望。
明代交椅,上承宋式,可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两种。尤以后者是显示特殊身份的坐具,多设在中堂显著位置。入清以后,交椅在实际生活中渐少使用,制者日稀。柯惕思先生《神圣的交椅》一文曾对交椅形制作深入研究,认为此次“明早期 黑漆圈椅式交椅”保存状态相当完好,除椅面新编外,都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数百年前的旧貌。糊布髹黑漆,通体遍布美丽的段纹,是典型明代制作的交椅。流传至今仍旧可以供人使用。置于室内,不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也同样具有家具的使用功效,收藏价值不言而喻,为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翘头案之上可承置博古摆设,置于室内可贴着墙壁、隔扇、栏杆,或顺着窗台陈列,又可单独陈设用以间隔室内空间。“明末清初铁梨木独板螭龙纹大翘头案”用材厚重,两端嵌入造型优美的翘头,香炉腿足外撇,以双榫纳入案面底端,牙头铲地浮雕变体“苍龙教子”纹饰,龙身辗转,形态自如。用材厚实,造型稳重大方,布置得宜,意趣古拙,非普通平常之作。
另一件“清晚期 黄花梨包镶四件柜”为大型顶箱柜的基本形式,又称“顶箱柜”。体积较大,能容纳多种器物,是非常有实用的家具。由于其所用红木材质精美,陈设时颇显威仪,适于现代家居陈设。此种无雕饰的大柜。除靠木材的天然纹理外,往往利用铜饰件的造型来取得装饰效果。用圆形面叶及合页,雕饰精致的吊牌保存完好。
此外,“明末清初 黄花梨小方角柜”、“清中期 龙眼木螭龙拐子纹圈椅成对”、“清红木圈椅成对”“清中期 紫檀有束腰三弯腿带托泥石面小几”“清早期 铁梨木联三闷户橱” 等均值得关注。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幼学堂诗文稿 诗稿十卷 文稿四卷》10册
古籍善本
嘉德四季古籍善本本期备有790余件拍品,以飨同好。其中,知足知不足斋马氏藏札52件、郑逸梅先生旧藏20件、姑苏文氏旧藏30件、江南重要藏家旧藏10件等名家旧藏尤为夺目,有待藏家共赏。
书札类拍颇有亮点,尤其推荐马氏旧藏知足知不足斋藏札,此次集黄炎章士钊、叶恭绰、冒广生、朱启钤、肖劳、启功、俞平伯等近代文士书札于一堂,满目琳琅。
古刻名抄亦不乏精彩,尤以姑苏文氏旧藏、江南重要藏家旧藏夺人眼目。
明崇祯间毛氏汲古阁刻本《前汉书一百二十卷》34册、《后汉书一百三十卷》34册,为毛晋自留本,初印,墨色浓郁,品相极佳。
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幼学堂诗文稿 诗稿十卷 文稿四卷》10册,此书由屠倬出资刻版。郑振铎《劫中得书记》有言:“沈钦韩幼学堂集,藏书家素目为难得之书。每获睹一部,必竞收之。然藏此者,海内亦不过寥寥三数家耳。予今岁乃不意于一已停业之古书肆得之,为之狂喜数日。”
清写本《梅花百咏一卷附录一卷》1册,此书黄绫封面,书内版框为朱色刷印,版心上部刊印“钦定四库全书”六字,全文墨笔抄写,极为工整,似为内府写本。
民国间吴兴张氏适园丛书本《千顷堂书目三十二卷》12册,此书内有朱笔精校精注,卷首卷尾有“丙辰孟冬丁初我借翟氏铁琴铜剑楼本”及吴免床校记本临一过,知此本为知名版本鉴定专家沈夑元先生过录丁初我临本。
又有明万历间张一鲲刻本《国语二十一卷》12册、明嘉靖间刻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章之宗二十四卷》24册、清康熙间刻本《耕织图》1册等,值得藏家关注。
碑帖法书类藏品,一向为学者藏家所重,此次为藏家奉上百余种碑帖。《薛汾阴石淙诗》2册,为1928年上海有正书局据狄平子旧藏本影印之底本,内有狄平子题记二页、题签一页。《汉武梁祠画像》4卷 ,内收汉武梁祠画像裱四卷,品相精良。
早期著名版画家李桦、古元、黄永玉等人版画创作,在历次四季拍卖中引人关注。而此次上拍的版画作品《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十分精彩,为袁庆禄于1972-1973年创作,曾刊发于《版画聚焦》2009年12月总第二期、《美术观点》2011第1期。
据悉,本次嘉德四季拍卖会将于3月20日至22日举行预展,23日至25日举行拍卖,地点均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编辑:田茜】
编辑:陈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