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 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902.5万欧元 巴黎约佳士得
明清硬木家具炙手可热
明清硬木家具近年来行情也稳中有升,在中国嘉德、佳士得等公司不遗余力的推介下,展览、出版、拍卖、讲座各项活动逐渐深入人心。
明清家具拍卖方面,自中国嘉德2011年3月嘉德四季第25期首设常规家具专拍以来,经过7场四季拍卖的实践,中低端家具拍卖聚集了相当的人气,规模逐渐增大,每场的成交率均超过80%,对春秋两季的高端家具拍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去年10月7日中国嘉德首战香港,传统书画之外,就只选择了家具及庭院陈设精品作为主打拍品,可见该公司对家具市场的重视程度,也由此拉开了秋拍家具热的序幕。专场中34件家具拍出32件,成交额超过九千万元,24件价超百万元。明代晚期的黄花梨独板雕灵芝嵌宝大翘头案拍至1035万港币,此案案面采用黄花梨独板做成,且曾经镶嵌过花卉、蜂蝶图案,在明式家具中颇为少见。清早期黄花梨雕龙纹大方角柜816.5万港币拍出,大柜以厚重的黄花梨大料制成,雕工精湛,两扇门板铲地浮雕“苍龙教子”,布局章法严谨,疏密得当,每块门板独立成章,体现了清式家具绚丽、豪华、繁缛的气派。
随后10月29日的中国嘉德秋拍,41件中档品质的明清古典家具拍出31件,成交额6842.73万元,18件价超百万元,可见其热度不热。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的名品明代黄花梨有束腰高火盆架拍至690万元,成为最贵的火盆架,这件作品著录于王世襄所编的《明式家具萃珍》等其他著作,备受家具研究专家的盛赞。
11月28日香港士得推出由53件美国私人收藏家具组成的专拍,拍出46件,成交率达86.79%,成交额1.04亿港币,21件价超百万元,是去年成交额最高的单场家具拍卖。53件上拍品仅5件缺少收藏纪录,其他48件收藏传承清晰,不少曾经著录出版,可谓近年来少见的一场高品质家具拍卖,这也是最终能拍出46件的主要原因。美国收藏家文德尔夫妇收藏的一对清初黄花梨圈口栏杆亮格柜,估240万至400万港币,拍至2306万港币,是去年秋拍最贵的家具。对柜通体由黄花梨制成,没见混用其他木材,保存完好,私人收藏中少见。1996年源自伦敦Nicholas Grindley 收藏的明末清初黄花梨如意云纹翘头案拍至902万港币,案宽218.5厘米,案面使用整块黄花梨料制成,各部分折组方便,体现了较高的设计水平,类似品不多。荷李活演员卢戈西(Bela Lugosi)珍藏的一对清中期御制紫檀雕凤纹挑杆灯架拍至650万港币,同样来自伦敦Nicholas Grindley收藏的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南官帽椅542万港币易手。
海外市场去年秋拍虽然少见高价品,但纽约、伦敦市场上拍的少量中国明清家具成交率较高。11月伦敦苏富比上拍两对J.H.Zeeman博士收藏明式家具均以高价拍出,一对17世纪黄花梨官帽椅拍至84.765万英镑。综合看,家具拍卖的主要市场仍然在香港和北京,海外虽然每季者不乏明清家具上拍,但在数量和质量还是不及中国市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李氏漆器珍藏依然是样本
香港佳士得去年秋拍推出的第三场李氏家族漆器珍藏,依然是私人收藏中国宋、元、明、清漆器的样本性专场,吸引着中外收藏者。该家族收藏的许多重要漆器,被收入《中国漆器全集》等多种中外漆器著作,成为研究、鉴赏的参照标准器,可见其收藏的重要程度。2008年首场漆器上拍后,就推动了古代漆器的收藏行情,明代永乐漆器精品成交价曾超出三千万港币。
第三场29件拍出21件,成交额3492.85万港币。去年秋拍虽然没有出现千万元的拍品,但多数成交价远远超过估价,如宋代剔彩龙纹折沿盘,估150万至200万港币,还是拍到818万港币,超出估价近三倍。此盘直径17.9厘米,剔彩使用了绿漆,在宋代剔漆器中并不多见,是所知拍场上成交价最高的宋代漆盘。元代漆器方面,一件少见的元代嵌剔犀如意云纹马鞍302万港币成交,马鞍宽56.5厘米,木胎,鞍边镶银,鞍座包皮革,前后鞍桥髹黑漆面,嵌剔雕如意云纹,边沿环饰回纹。元代虽然流行漆马鞍,但传世品中制作如此精细者仅见于中外博物馆收藏品,私人收藏中罕见。这类造价高昂、费工费时的雕漆马鞍,使用者必然属于达官显贵。明代官造雕漆制品价格依然昂贵,针刻“大明永乐年制”直款的明洪武剔红四季花纹圆盒拍至662万港币,此盒呈蔗段式,直径19.2厘米,永乐款应为永乐朝后再刻款,原是英国Frederick M. Mayer的旧藏品,1974年6月由伦敦佳士得的Frederick M. Mayer珍藏中国艺术品专拍中拍出,此后曾在世界各地巡展,被收入多种著作。嘉靖雕漆虽无永宣制品工巧,但剔彩也不乏精彩之作,直径32.2厘米的填金刀刻“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剔彩货郎图圆盘,所表现的婴戏纹饰与嘉靖朝婴戏瓷器异曲同工,大头小身,形象纪录了嘉靖帝的求子心切,漆盘所刻纹饰也许仿自南宋的苏汉臣或者明计盛的《货郎图》,拍出了386万港币。
明清漆家具价格始终与硬木家具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只有宫廷制品才能拍出高价。去年苏富比秋拍,高69.5厘米的“大清康熙癸丑年制”款黑漆嵌螺钿鹿鹤庆寿彩蝶花果纹香几以1410万港币高价拍出。从款看,香几制作于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当时清朝已历近三十年,漆制家具已达到如此水平,若款识确证无疑,这件香几当是清早期宫廷漆家具的标准器。
漆器收藏历来被业内人士视为小项,但是就其制作工艺、艺术价值而言,其制作难度、工艺要求以及成品数量均优于同时期的瓷器,但当前的市场行情与瓷器差距较大。
文房珍玩行情上升势头不减
近年来,海内外的拍场上文房珍玩的行情持续升温,特别是2012年里,颇有点逆市上升的味道。春拍时纽约的普孟菲旧藏文玩专拍,香港的水松山房藏珍玩、私人雅藏珍玩御器专拍,北京的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杭州西泠拍卖的文房雅玩系列专拍,都拍出了较高的成交率。翦淞阁专场中王世襄旧藏的明代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拍到了5520万元的高价,实为最贵的木笔筒。
时下书画、瓷器名品的价格已非普通收藏者所能承受,小件的文房珍玩正悄然走俏,精雕的各类小巧文房玩物,宜陈设宜把玩,上手的几率高,随身携带赏玩方便,行情也相对平稳,自然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特别是寿山石一类的文房摆件、把玩件、印章等艺术品,近年行情上行较快。
2012年秋拍纽约、伦敦、巴黎、香港四地缺少文房珍玩专拍,热点集中在北京、杭州两地,其中以中国嘉德、西泠拍卖、古天一领军,虽然缺少价格较高的高档精品之作,但中档文玩成交率高居不下。
中国嘉德本季文房珍玩间杂在两场“古芳——玉器及文房雅玩”专拍,以及“清宁——金石篆刻艺术”“忆梅庵长物——罗寄梅夫妇七十年珍藏”“可石怡情——现代国石臻品”专场中,“古芳”专场成率约56%,其他3场平场成交率超过80%,5场总成交额接近超过1亿元。重394克的幽山访友寿山石田黄石薄意摆件拍至437万元,傅抱石曾忆悔庵主人刻制的微刻方章281.75万元易主,傅氏在宽仅7毫米的印章两侧上,刻二百多字的“百花诗”,是1943年春赠罗寄梅夫人之物。“艺坛主盟”高诚堂、玉川堂特选牛耳毫笔及大千用笔21支拍至103.5万元。
执中国市场文房珍玩拍卖之牛耳的西泠印社,创始以来,深挖文房珍玩的文化内涵,拓宽了这一领域的收藏视野,也极大地推动了该公司的发展。去年秋拍该公司也是内地唯一一家总成额与春拍基本持平未为“腰斩”的公司——23个专场总成交率85.7%,总成交额7.16亿元,而春拍取得87.85%的总成交率、7.72亿元的总成交额。秋拍推出文房古玩、古玩杂件、田黄石、名家篆刻、御窑金砖、石雕、历代名砚、成扇8个文房珍玩专场,总成交额超过1.5亿元,平均成交率超过85%。名家篆刻、御窑金砖、石雕、历代名砚的专拍均由该公司开创,在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认可度。182.2克重的清代田黄石秋菊舞蝶薄意椭圆章690万元拍出,工艺大师潘克照作品松鹤同寿昌化羊脂地大红袍鸡血石摆件拍至632.5万元,超出估价两倍余。
北京古天一也以推介文房珍玩知名,去年秋拍3个专场均成交额超过四千万元,除一个日本铁壶专场外,两场皆为文房珍玩,平均成交率超过80%。高28厘米的清乾隆御题“拔达山八骏歌”玉插屏402.5万元拍出。36件石餬藏珠玉组珮是近年来第一场组珮专题拍卖,年份跨度大,材质多样,题材丰富,受到业内收藏家的关注,悉数%成交,显示出精致把玩类玉件坚实的市场基础与潜力。明清象牙雕刻专题成交率达83%,民国初年的象牙雕活环双耳瓶从8万元拍至73.35万元,超出估价近10倍。
【编辑:田茜】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