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佑子和沙迦酋长穆罕默德·爱尔·卡米西在第十一届沙迦双年展开幕式上,2013,图片由沙迦艺术基金会提供。
由沙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第11届沙迦双年展“重现:走向新的文化制图”于2013年3月13日正式开幕,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音乐家、建筑师等的作品共同讨论了该议题,展览将持续至5月13日。中国艺术家杨福东、刘韡、汪建伟、杨少斌、张慧、胡向前等应邀参展。
开幕式上,沙迦酋长H.H.默罕穆德·爱尔-卡西米在沙迦艺术基金会主席公主霍尔与本次双年展策展人长谷川佑子的陪同下,参观了展览。酋长向艺术家、各重要艺术机构负责人、策展人、收藏家、画廊经营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们,宣布了本届获奖艺术家,他们是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and Chai Siri, Tiffany Chung, Wael Shawky, Monir Shahroudy Farmanfarmaian, Magdi Mostafa与 Fumito Urabe。晚宴设在有如广场大小般的沙迦古老庭院中。
伊斯兰建筑中的庭院,尤其是沙迦历史悠久、兼备公共和私人生活元素的庭院——它本质上是私人性,却根据其面积大小和方位改造成不同程度的“公共”社交空间,甚至是演出场所,从而累积了本土文化记忆。长谷川佑子受此启发,将庭院用作本届双年展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展览举办的地点,也是关于文化交流诞生知识的隐喻性条件。
展览区域散落在沙迦的4片区域中,半数以上的作品展示在伊斯兰古老庭院以及新开放的5个艺术空间。这些新旧建筑群混合在一起,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本地移民们,穿行在清真寺与艺术现场,营造了一个文化发生与交流的“场所”。为期7天的开幕周期间,各艺术区域持续上演着精彩的现场音乐与表演,如Wael Shawky的《Dictums 10:120》,Otobong Nkanga 的《Taste of a Stone: Itiat Esa Ufok》,Tarek Atoui作曲和编排、10位鼓手表演的《within》以及alva noto (Carsten Nicolai)和特约嘉宾坂本龙一合作的音乐与表演等,从各个角度呼应或阐释了庭院概念。同时进行的还有以“重现:走向新的文化制图”为主题的“三月会议”,以及由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策划、发生在Ole Scheeren设计的Mirage city cinema临时影院的电影专题讨论会和放映项目。
在参展艺术家名单中,不仅看到了熟悉的国际大牌艺术家,还有许多来自沙迦本土或印度、南非、黎巴嫩等国家的新星,间接呼应了沙迦拥有大量移民而出现的多文化背景的现象,共同营造了“庭院”兼具的公共与私人空间特性。本届双年展邀请的艺术家们的特征是对其各自的本土文化有着极大兴趣,并创造性地探索这一背景。他们来到一个沙迦这个新环境,通过自己独特的主观性进行感知并解读,与之建立辩证关系,并通过对话产生新的认识,催生出了混合性知识和跨文化产物。整个双年展因而体现出开放包容的坚定态度,无疑这里已经成为中东艺术核心,并日渐受到欧美和远东地区的紧密关注。
编辑:李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