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墨玉老子雕像《道法自然》在京问世
0条评论 2013-03-22 11:54: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苏诗钰

\

不论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也罢,一个时代的玉雕,都难免会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记。当今盛世中国,如何用玉雕作品表达商的质朴,周的纹饰,战国的灵动,汉的雄浑,唐的富贵,宋的文雅,明的大气?这不能不令北派玉雕大师张广田陷入深深的思考。

如何在这块硕大的墨玉上展现一个全新的老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老子作为春秋末期最为著名的思想家,是人类辩证思维的鼻祖,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比肩的全球哲学之父。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有一个特异的宗派,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曾说:“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越认识老子、越发相信老子学说的正确。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世界的”。正因如此,早在16世纪始,老子的《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时下的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的《道德经》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还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玉雕大师张广田明白:在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纯净的大自然已日渐远离我们远去。当工业化的进步以大自然的破坏和毁灭为代价时,人们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反思。社会学家试图寻找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文化,他们发现,老子主张的“道法自然”,正是万物和谐的根本所在。特别是今日中国,见文明的衰落与国力的崛起并不相配,见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萎靡截然相对,有更多忧时忧世的专家学者,重新从老子 “上善若水”、 “尊道贵德”、“道法自然”等道德理念中找找久违的法宝,这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有着现实意义,无疑也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