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器成拍卖座上宾
0条评论 2013-03-25 10:07:1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汪敏华

很多人到老外家做客,印象深刻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琳琅满目的银餐具,光勺子就可以依据大小、花纹、长短和形质的略微不同,分成色拉勺、汤勺、糖勺、盐勺、咖啡勺、茶勺、奶油勺等等。用银餐具待客,一方面显示客人的尊贵,另一方面也体现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西风东渐,加上白银价格的抬升,引发银器收藏升温,上海拍卖行继本月中旬举办银器拍卖专场后,又将于月底再次为银器拍卖举槌。银器收藏渐热有何因?哪些银器收藏价值大?记者日前采访了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副总经理陈克涛。

老银器成拍卖座上宾

据介绍,上海拍卖行两次银器专拍,主角都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老银器300多件。

欧洲银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餐饮具,比如牛奶壶、咖啡壶等,其中不乏价廉物美拍品,如1874年英国伦敦纯银 “人物”啤酒杯,重量约307克,起拍价3000元; 1909年产的英国谢菲尔德纯银啤酒杯重量为277克,起拍价2000元; 1901年美国蒂凡尼纯银浮雕玫瑰水果盘重约299克,起拍价3600元; 1887年产美国蒂凡尼纯银调汁器重250克,起拍价为2500元;二十世纪初欧洲纯银人物故事刻花烟缸2件的起拍价才300元; 1902年产英国纯银镂空果篮约重393克,起拍价为2500元。还有一类是装饰银器,如1861年英国产谢菲尔德纯银雕人物、镂空雕花纹墨水台,重约1617克,起拍价为7万元;西班牙无敌舰队旗舰模型,起拍价为30万元。

中国银器最耀眼的是一件民国上海杨庆和打造的纯银刻花鸟纹大南瓜九子盘。杨庆和银楼成立于乾隆年间,是上海县城内的第一家银楼。这套九子盘体形硕大、造型饱满、用料厚实,盖顶的一对寿桃活灵活现,成双成对,寓意福寿双全。整件银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观赏性也极佳。

陈克涛介绍,走上拍台的欧洲银器纹饰多以手工雕刻,中国的银器工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间特征,比如上海银楼擅长錾工,北京以珐琅、掐丝、镶嵌等复合工艺见长,广东主要采用满工捶揲浮雕,而四川则以螺丝为多见。

风格多彩纷呈

自古以来白银器具的多少,意味着富裕程度的高低。白银制品对人体健康有神奇功效,因此银筷、银碗、银酒具等成为王公贵族的爱用之物。白银还因其良好的延展性为工匠所喜爱,通过铸造、捶揲、錾刻、浮雕、抛光等工艺制造出一件件精致、高贵的纯银器。

陈克涛介绍, 最早的锻造银器出现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两河流域,这一时期的银制品以饰品居多。基于当地繁荣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一技术迅速向外传播,东至波斯,向西则传到了欧洲。在早期的欧洲社会,银器一直为教堂或贵族所有,它的使用不仅代表着富有,更是尊贵地位的象征。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工场手工业和经济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高度崇尚艺术和创造力,给中世纪沉闷的宗教文化带来强大冲击,生产出了众多精美绝伦、典雅实用的器具。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工匠开始设计更为实用且美观的非宗教用器皿,出现了一批银器的制作大师。皇室订制银器使得工匠的聪明才智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全面发挥,英国银器在乔治和维多利亚时代达到艺术顶峰,有着皇家御用制银工厂光环的银器格外引人注目。法国银器因其造型优雅,富有很强的艺术气息,成为藏家争先追捧的对象。经典的洛可可风格源于法国,这一艺术也出现在了银器上。所谓洛可可风格,是十八世纪初产生的, “洛可可”(Rococo),字面上的意思是贝壳上的螺旋式堆砌。由于当时人们对路易十四的严肃风格失去兴趣,改而追求实用亲切的空间和幽雅华丽的感觉。洛可可风格去除以往艺术的仪式性与宗教性,以轻快、奔放、易亲近和日常性取代王权思想与宗教信仰的气息,强调装饰性风格,大量的装饰花纹的运用,使银器看起来更加奢华、高贵。

中国同样有制作、使用银器的灿烂历史。早在史前金沙遗址,就有太阳神鸟的出土发现。唐代,皇室及宗教界上层人士更为器重银器,社会各界对银的崇拜与追求达到了狂热程度,银器制作工艺也达到最高峰。随着清朝末年通商口岸的不断增加,大量的金银器出口机构和银楼出现,银楼的黄金业务快速发展。清末上海九大银楼设立的 “大同行”是上海最早的银楼同业组织,当年九大银楼制造的金银首饰和各式器物,成色足,款式新,工艺精,信誉好,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岁月的洗礼,其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家认识。而加入了中国元素的西方日常用品深受西方人的喜爱,一般的外销银器在造型上是西方的形式,纹饰则往往具有中国特征,例如在瓷器中常见的竹叶纹、喜鹊登梅图经常被使用于银器的装饰中。

收藏投资有道

如何判断一件银器的收藏价值高低?

一是看其是否具有文化和历史意蕴。欧洲银器的制作始终与整个社会的艺术风格相连,从早期带有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到律动的巴洛克式、奢华的洛可可式,之后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等,并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升华。艺术风格突出的银器无疑是一个时代文化和艺术水准的缩影,比如巴洛克风格,常指1600年至1750年之间的欧洲艺术,也代表从十六世纪矫饰主义时期以后到十八世纪洛可可时期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欧洲文化。巴洛克原意指一种变形的珍珠,它的风格特征是不喜欢单调平板的水平垂直,而是喜好用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以追求强烈的律动感。

二是看出身。皇家定制银器和 “贵族”家庭使用的银器,造型和工艺更加精美,这与我国的官窑瓷器品质相类同。比如上拍征集到的一对1880年德国纯银骑士银器,骑士与少女通体由纯银打造,骑士右手持有一柄尖锐的长矛,左手持有一面坚固的盾牌,腰间佩戴一把锋利的皇家宝剑,全副武装,英气逼人;坚毅的少女右手臂上栖息着一只英气勃勃的战鹰,左手挽起自己的裙摆,蓄势待发;基底外圈雕有狮首图案,四角处描绘了勇士屠龙的场景。两座银像栩栩如生,雕刻细致,具有鲜明的洛可可风格。局部可以拆装,被专家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西洋银制陈设重器,值得收藏。

三是看纯度。白银是一种软金属,在铸造过程中必须加入一定的铜以增加硬度。为避免纯银在合金中的含量变化不定,各国对于纯度都有自定的标准并有特别的记号与之匹配。世界各国的银含量国家标准不同,这就决定了银料成色的不同。按照每千克的银含量来说,英国的标准是925,法国老银器的含银量是最高的,被称为950银。德国有800和900两种,瑞典和丹麦通常是930或830,俄罗斯则为840或750。在银器上找寻到它们对应的纯银标志,便可以确定银器的含银量。一般而言,白银纯度越高价值也越高,收藏价值也越大。

四是看标识。西洋古董银器往往会通过不同的纹章来标识银器的生产地区和时间,打上各个地区银器检验机构的图章。英国的银器纯度衡量标准在爱德华一世时期得到确立,这一标准规定,银制品必须含有92.5%的银、 2.5%的铜,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银器才能被称为 “标准纯银”, 并打上记号。 纯银标志是一头狮子,俗称 “豹头”:英格兰地区为走狮,苏格兰地区为立狮;而爱尔兰地区则是皇冠。 1544年,行狮的图案被采用为银器标准纯度的专用标识,原本的豹头转为伦敦检测所的专用标识。 17世纪晚期开始,伯明翰、谢菲尔德、纽卡斯尔等地区分别建立了自己监测中心,并启用自己独有的地区标识,例如伦敦是豹子头,伯明翰是锚,爱丁堡是城堡等。纯银标志、制造者的标记、制造日期 (表明该银器被监测纯度的时间,以字母表示)、皇家监测机构的管制标记 (从左向右前进的行狮),这四个标记被称为 “规定标识”。除了以上四种标记,还出现过不列颠银标准印记和税标这两种标识,但都只采用了一段时间便被取消。此外,在某些作品上有表明制作者名字的首写字母和完整的姓氏或生产公司的印花。在特定纪念日时,检测所可以根据制造者的申请,允许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加印一些徽标,比如1935年乔治五世与玛丽王后金婚纪念徽等。法国银器标记为一只公鸡,外有盾形边框。用数字1或者2代表含银量的高低。德国的银器出现了王冠加新月的印记。瑞典则用一个心形里面三个皇冠作为标记。美国不曾建立完整的银制品标识体系,但许多制造者会在银器打上公司、产地和制作时间的标识 。 美国凭借Tiffany、Goharm等著名银器制造公司而取得影响,是藏家关注重点之一。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